從小開始,我就訓練孩子們學習做家務事,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會有多次的失敗與挫折,我還是一再給他們機會反複練習; 當然 ,同時也要耐著性子,不厭其煩的重複指導與收拾殘局。但我深信,今天的努力對他們的未來絕對會有很大的幫助。
現今社會孩子個個是寶,許多父母都是把家務事全部攬下來自己做,一則是圖快又效率高,二則是心疼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吃苦。我曾看見朋友讀高中的兒子,不會吃帶殼的蝦子——因為從小都是祖父母幫他剝掉殼後吃現成的;隔壁小文的表哥對帶子的西瓜看都不看一眼——因為從小他的父母都先把西瓜子去除乾淨,只要放心大口大口的塞進嘴巴就好……
享受現成的一切確實是方便多了,只是不知道能否一輩子都受人照顧?將來又是否有能力照顧別人?有許多孩子連煎個荷包蛋都不會,甚至有些大學新生連基本生活自理的能力都不及一名小學生!
孩子可以說是父母親手捏塑出來的成果,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也深深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小萍有兩個孩子,老大是自己一手帶大的,感情親密,老二則是婆婆帶到三歲後才回家同住。由於與婆婆關係不太和諧,再加上距離造成的生疏,她對待兩個孩子的態度竟是截然不同:對待老大可說是呵護有加,處處包庇與寵愛,捨不得孩子吃一些些苦,受一點點罪;對老二則少有關懷又嚴格要求,讓外人看來都很懷疑,究竟老二是否是她的親生孩子?
可是當孩子漸漸長大後,其中的差別就出人意料之外:老二雖身處逆境也能夠迅速克服,人際關係融洽,尤其能吃苦耐勞;老大打工不到三天就被雇主辭退,心中的陰影久久無法除去,甚至在聽聞當兵服役可能面臨的種種磨練後,他竟畏縮了,直想尋求各種方法免於服役。
一個是溫室裡的花草,不曾受過風雨的歷練;一個是小小年紀就在被要求與挑剔中成長,結果迥異……。看了他們的故事,不由令人感慨萬千。
孩童時期可以說是塑造個性與培養能力和耐力的最好時機,而最有效又方便的方法便是家務事的訓練,包括洗碗、收拾桌面、倒垃圾、整理房間、煮飯菜、洗衣鞋等,從簡單的小事情開始,只要把標準降低壹些,多一些鼓勵與讚揚,我們會發現其實孩子可以做得很好,甚至出乎意料而令人讚賞的漂亮。
孩子在做家務事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做事的方法,思考提高效率的途徑,學會承擔任務與負起責任,養成吃苦耐勞的好習慣和勇於克服困難的精神,而且還可以有效的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家長要做的只是放手放心不過分牽掛,人的韌性與智力體力各方面的潛能就會在無形中展現出來。難怪有人不無感慨的說,有能幹的母親自然有無能的孩子,在關心溺愛的背後,過份呵護的結果,是我們剝奪了孩子學習與成長的機會!原來當父母也是需要學習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貧窮也可以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挫折是孩子最好的試煉,因為匱乏與困難在在都激發出孩子的潛能和堅強的毅力,今天妳比別人更能忍受一點辛苦,明天妳就有可能比別人更多一些成就。我們可以這樣說,從小就參與家務事的孩子,面對未來的挑戰必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必然是充滿自信,有著更加光明的前途。@*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