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質疑港救校方案變私校制

標籤:

【大紀元10月28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 因應中學學生人數下降而引起的縮班情況,香港教育局早前宣布新方案,收生不足的學校在下年度可容許再次以3班參加中一派位,辦學團體須向政府保證學校會為本屆的中一學生,在他們升讀高中一至高中三時,注資補足3班的資源,直至這批學生讀完高中課程。

新措施變相罰款

受惠於此方案的屯門釋慧文中學蔡校長認為,該方案雖暫時令教育界穩定,令老師、同學暫時安下心來,但新的措施只不過是一種變相的懲罰辦學團體的罰錢方式,變相變成私校制。此方案也是為了應付明年繼續出現收生不足的殺校潮。

蔡校長舉例說:「如果明年政府給我3班學生,但不知能派多少人,如派不夠人數,就要自己想辦法收生,到高中還不夠人數,辦學團體就要私自注資來完成學生的高中課程。」

蔡校長指在這個政策下,也照樣只會令學校關閉,辦學團體的資金怎會源源不斷,其實是把壓力和承擔轉嫁給了辦學團體、學校和老師。即使辦學團體願意注資,但最終都還是一定要有學生才行,因為,錢不能生出學生來。

蔡校長說,近幾年,中學的人數每年都在整千整千的減少,因為受薩斯(SARS)年的影響。可能要少到2014年,現在,唯有去和一些仲介公司聯繫,到深圳招收跨境學生。

蔡校長指津貼中學的系統有80年了,現在用新的來取代,可能會困難。因為本來津貼的精神是為了讓辦學和資源分開,可令辦學團體專心辦學,如今,卻要打破津貼學校的精神,讓辦學團體、校董會承擔,所以,長此下去,也只能讓學校走向被殺校的結局。

應試教育不重品德

校長還擔憂將來的教學可能會變成應付考試的教育,叫應試教育,因為在家長的心目中,只要學生成績好,學校就會受歡迎。所以,德智群體美,就只會集中在「智」成績方面。好像學校,入大學的名額多,成績好就會受到社會的歡迎。將一個學生,用成績來簡單化,但其它的才華卻被忽視,學生的品德教育也可能會忽視。因為學生讀書成績好,不一定品德好。 ◇

相關新聞
睽違廿年 藍波重回大銀幕
桃園農業發展處搶救校園刺桐樹
港私隱公署:起底個案跌逾四成 誘騙個人資料查詢升逾四成
樂施會逾330GB數據被盜 港私隱公署指防火牆過時存漏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