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萍英上海二十四日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對大腦記憶進行選擇性抹除的方法,從而幫助遭到恐懼者返回正常生活。這項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論文「運用化學遺傳學方法誘導式地選擇性抹除小鼠記憶」在10月23日國際權威刊物「神經元」以封面文章發表。
上海「新聞晚報」報導,這個方法的研發者是華東師範大學腦功能基因組學教育部及上海市重點實驗室研究的專家,在論文作者曹曉華博士看來,這一研究結果為治療創傷後恐懼應激綜合症提供重要的啟示。
報導引述曹曉華的話表示,記憶對人類的生活極為重要,即使一些恐懼等痛苦的記憶也是如此。因為痛苦的記憶能使人吸取教訓、避免犯錯、逃避類似情景和遠離危險,更好地進行自我保護。然而,經歷巨大災難的人(戰爭和地震的倖存者等),往往會產生終身難忘的強烈恐怖記憶,這種痛苦的記憶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品質,使他們痛不欲生,甚至導致精神疾患。
報導表示,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已經發現記憶過程大致可分為獲得、鞏固、儲存和提取四個不同的階段。科學家們一直試圖研究記憶過程各階段的分子機制,但現有的技術一直無法深入研究蛋白質在記憶各個階段中的作用。針對這一研究瓶頸,華東師範大學與美國喬治亞醫科大學的聯合研究小組將化學敲除和遺傳工程技術相結合,創建蛋白敲除新技術,能快速(只需數分鐘)、特異地剔除蛋白質的功能,從而研究記憶獲得、提取等階段的機制。
聯合研究小組發現,蛋白激(酉+每)在記憶提取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這一研究表明,可以開發出抹除痛苦記憶的藥物,使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病人削弱恐怖經歷的記憶,擺脫噩夢纏身的痛苦。研究小組還發現該技術對抹除大腦的新、舊恐懼記憶和其它記憶(如新異物體識別記憶)也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