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紀錄片登場 導演柯妧青嶄露頭角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10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十九日電)「五、四、三、二、一,開麥拉!」。導演柯妧青這一、兩年內,每天與劇組人員從清晨忙到夜晚,有時要熬夜看片、剪輯,隔天一早又上工拍片,日子過得很忙碌、充實,即使風吹日曬也不言苦。兩部紀錄片陸續登場上映,她說,已忘了所有的勞累,只希望成果得到肯定。

柯妧青曾經是媒體人,因為喜歡觀影,對電影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在當了四年記者之後改攻讀電影,先後接受國家文藝基金會、高雄市政府的資助,拍攝「她們的故事」、「童年夢」,兩部紀錄片各自代表不同時代的故事與背景,柯妧青說,過程的辛苦令她難忘,不過成果是值得的。

平面媒體記者是用文字呈現事件的原貌,電影是用影像敘述故事。柯妧青選擇改用影像記錄故事,讓過去的事件重現並得到完整的保存與定義,她說這是她想追求與要實踐的理想。

「她們的故事」由國家文藝基金會贊助,以高雄前鎮加工出口區女工的故事為背景,述說女性社經地位變化的起源。故事從1966年十二月三日前鎮加工區啟用說起,當時的前鎮加工出口區以生產電子零件著稱,是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

她們擺脫農村社會莊稼及幫佣的傳統型態,女性與男性一樣上班,進入生產第一線,規律的作息與固定薪俸;她們有了家庭的經濟地位,甚至也是支持全家、兄弟姐妹生活或深造的經費支柱。

這些已年長的阿嬤,回顧過去的辛酸苦楚,卻能在台灣電子產業的起始留名,甚至也是外銷商品MIT的幕後功臣;以Made in Taiwan成功的把台灣名號推向國際。柯妧青表示,就是要透過鏡頭重現歷史原貌,讓當年在加工區辛苦付出數十年青春的阿嬤,找到「女工」新的價值與定位。

「童年夢」是記錄高雄市客籍耆老從桃竹苗遷徙到高雄市的經過。這些年事已高的父祖輩客籍耆老目前多擁有豐厚的土地資產;但是當鏡頭重回三0年代,他們敘述從桃竹苗南遷的過往,個個佃農的清貧與辛苦,有道不盡的心酸與無奈;尤其說到夫妻、兄弟胼手胝足敬天惜地,與天、地為伍打拼工作也難以三餐溫飽的過往,也難免喟歎。

「她們的故事」十月十八日在高雄電影圖書館首映,接著巡迴各大學院校放映十六場。「童年夢」十月二十四日在「高雄電影節」放映。兩部紀錄片同時登場,柯妧青很珍惜這樣的成果。

她說,選擇從紀錄片開始是最貼近真實生活的影像記憶;拍攝紀錄片如果沒有計畫性的行動,很多畫面稍縱即逝,將無法獲得好的保留,所以她熱中於影像記錄,歡迎觀眾在看過兩部紀錄片後給她鼓勵與建議。

柯妧青目前任教於文藻外語學院傳播藝術系,她說對電影的理想與抱負不會消減;她深知導演這條路很漫長,除了能力、際遇也很重要,她選擇先在紀錄片的領域發掘好的題材,盡一份保留歷史的責任。

相關新聞
高雄電影節 為世運熱身
外台會拍外省台灣人紀錄片  社會融合橋樑
外省台灣人第二代紀錄老兵父親 代溝化解
外省人來台  不同聚落空間有不同生命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