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8日訊】(大紀元紐約綜合編譯報導)有個很危險的念頭,叫做「這次真的不一樣!」就是因為這個念頭,讓1999年時那些沒有什麼實質收益的科技公司,受到市場一窩蜂地追捧,身價出現好幾億美元。結果到了 2000-2001年科技泡沫破裂,這些公司瞬間好幾兆美元的市值不見。
同樣地,這次投資者也在說服自己「這次真的不一樣!」,信貸危機將會把美國經濟推向無底深谷,甚至將引爆第二次的經濟大蕭條。市場瀰漫的恐懼氣氛,比十年前的貪婪還要濃。
在這波恐懼裡,投資人明顯地忽略了這60年來美國變化的腳步。自從經濟大蕭條之後,美國政府在干預市場上的立場已經變得相當積極,通常也都能獲得不錯的成效。因此其實從二次大戰以來美國經歷的所有衰退,都沒像經濟大蕭條時那樣嚴重了。
共同基金經理人 G.Kenneth Heebner認為現在這波賣壓已經過度,若之後景氣並沒有像外界想像的那樣差,股市勢必將會強力反彈。現在市場已經浮出了許多相當物美價廉的標的,建議投資者雖然沒有像股神巴菲特一樣的錢,但是應該效法他的勇氣,衡量自己所能承擔的風險,並把眼光放長。這位掌管多檔基金價值共計 100億美元的經理指出,全球經濟會在明年進入緊縮狀態,但是股市這段日子以來的瘋狂
賣壓已經超出合理分析範圍。股價會下跌,多半是因為散戶恐慌性拋售,以及避險基金面臨保證金追繳而撤離之故。
金融風暴是投資機會
美國名校西北大學(Northwesten University)的財經教授David P. Stowell,曾擔任過JPMorgan Chase的管理高層,他認為「在未來幾年後再來回顧,會發現這一次金融風暴事實上是一個很好的價值投資機會。」
總體來看,Standard & Poor’s 500指數目前本益比為13倍,是近10年來新低。相較之下,在當年科技股泡沫正熱時,Standard & Poor’s 500指數的本益比高達30倍,處於歷史高位。而且當時的10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約為6%左右,今天只有4%不到。
1919年成立的美國智庫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擔任資深經濟歷史學家的 Stephen Harber ,則從另外一個點切入來看市場的恐慌。他指出,由於擔憂全球經濟將持續衰退,投資人現在紛紛撤離股市轉向政府債券、保險銀行存款等其它低風險的投資。
「我認為這種恐懼心態已經太過度了。如果政策方向正確,且政府推動適當得宜,美國將可以避險經濟大蕭條的悲劇重演。」
另一位市場資深人士Martin J.Whitman也同意樂觀一派的說法,這位掌控60億美元避險基金Third Avenue Value的經理人,認為關鍵只要全球經濟體能夠避免全面性的景氣蕭條,股市現在看來的確相當便宜,是一生一次難得的進場契機。
雖然如此,華爾街上現在還敢抱持樂觀的人,畢竟還是屬於少數。
多數投資者還是深信信貸危機會對經濟造成不小的殺傷力。花旗北美首席經濟學家Steven Wieting表示,他從來沒看過市場會有這麼長一段時間,如此「堅定不移」的遠離風險,已經打破了他所看過的所有底線。(//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