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清大研發世界最短金屬鍵 登國際期刊

人氣 25
標籤:

【大紀元10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十六日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今天召開「五重鍵:化學的新里程碑」記者會,公布由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蔡易州研究團隊完成的世界最短金屬五重鍵1.74埃,有助化學家對原子間作用力的描述趨於完整;已發表在德國的Angewandte Chemie。

蔡易州指出,一百年前開始,化學家運用化學鍵的觀念描述分子中原子間的作用力(含吸引力與排斥力),其中,重要觀念是兩原子的鍵數越多,距離越短,則兩原子間的作用力越大。

他說,1964年以前,化學家所能合成金屬—金屬鍵最多是三鍵,2005年以前則是四鍵;這期間並有人在低溫及低壓下以光譜方法合成金屬—金屬六鍵的存在,但以合成觀點看,這是非常不容易製備及鑑定的。

國科會指出,近3年來,金屬—金屬五鍵熱門起來,有助百年來化學家對原子間的作用力描述趨於完整;蔡易州領導的清大研究團隊就完成了金屬—金屬(鉻)五鍵1.74埃(1埃=10的負10次方公尺)最短金屬間距離。


清華大學化學系的蔡易州研究團隊,在實驗室利用三個對稱的有機配子與兩個一價鉻離子鍵結,形成一個雙鉻金屬間鍵長為1.74angstrom,成為目前最短的雙鉻原子間鍵長。//中央社 九十七年十月十六日

蔡易州說,過去30年,所有理論計算化學家及無機化學家都相信要合成具有金屬—金屬五鍵距離的化合物,接在金屬上的配位基(ligand)一定要越少越好,所有的計算皆指出最理想的狀況是每一個金屬上只接一個配位基,如此可產生最強、最短鍵長的金屬—金屬五鍵。

他並說,目前有一個類似這樣的雙鉻金屬化合物,是在2005年發表於美國的科學雜誌Science,鉻金屬間的五鍵長為1.84埃,每個鉻金屬分別接了2到3個配位基,為化學家帶來新思維;而清大完成的雙鉻金屬五鍵1.74埃距離更短,被稱許是雙金屬化合物的極限。

關於此研究成果對相關領域有何影響?蔡易州說,可當催化劑催化有機烯類產生聚乙烯或聚丙烯,可望於較低溫與低壓下進行,有助提高相關工業製程的安全性。

相關新聞
婚紗重現懷舊風(1)
美國習慣用語第414講
劣質毒奶粉事件
能源再利用 日推手機回收運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