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顧佳韻編譯報導)三個月內,原油價格讓市場分析師跌破眼鏡,從7月的每桶147美元急跌40%,降到10月初的83美元,而且還在持續探底。這個情勢對每天為填滿油箱而發愁的司機來說,是個很不錯的消息,但對產油國和環保人士而言,很可能會是個麻煩。
對石油輸出國來說,油價大跌來的不是時候。在過去的幾年裏,當油價不斷上升時,各石油輸出國政府和大的石油公司投入上百億資金開發俄國、安哥拉、巴西和沙烏地阿拉伯的新油田,這些項目的投入成本比過去高了一倍,因為鋼材價格飆升導致鑽探設備和石油鑽塔的租賃費高揚。而全球對石油的需求開始放緩時,那些新油田每日出產的上千萬桶石油開始投入市場。
而就石油需求面來講,消耗全球四分之一能源的美國人,在年初油價初次達到每桶100美元時,也大喊吃不消。尤其當油價進入$4/加侖時,美國消費者從心理上產生危機意識,他們並不預期油價會下降,而是開始改變日常習慣,如換開小車或相約一起購物。因此,美國的汽油使用量急劇下降,今年上半年的日消費汽油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80萬桶。
當供給增加而需求減少時,價格就會下降。隨著石油價格的下走,投資人因擔心石油市場崩潰,因而開始撤資。
大的石油出口商大感焦慮,很多公司仍受到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1999年在雅加達會議做出錯誤決議的遺害,那時這個掌控世界三分之一油產量的組織決定提高石油產量,幾週內,亞洲石油市場價格開始下跌,帶動全球石油價格降至每桶11美元。石油出口商學到了慘痛的教訓。
上週初,石油商的焦慮爆發了出來,當時伊朗和委內瑞拉官員警告,如果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不儘快減產,石油價格又將崩盤。
對一些國家來說,油價下降帶來的問題,其嚴重性甚至超過遭遇金融風暴,政府擔心的不僅是經濟衰退,還有政治動盪。在伊朗80%的收入來自石油出口,政府的預算是以石油每桶90美元為基礎,這個價格直到最近以前都算保守,但現在已低於現市價格。如果石油價格持續在這個水準上,伊朗就要降低支出,那可能對伊朗司機的汽油補貼就要大幅縮減,而那些司機曾在政府定量配給石油或提高油價時鬧事。如果油價掉到每桶75美元,相同情況也會發生在委內瑞拉。
對環保團體而言,鮮少在任何議題上與石油商達到共識,但因為油價飆升,卻促使環保意識抬頭。高油價讓美國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和馬侃都不約而同,將推動能源替代品和電動車的研究列為主要的競選大綱。但是如果油價持續下滑,那些昂貴的開發費用對很多美國人來講就不是那麼必要了,屆時環保團體也將大失所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