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城語】檢討資本主義

連城

標籤:

【大紀元10月14日訊】隨雷曼破產、貝爾斯頓被摩通吞併,美國五大投資銀行已經消失兩間。美林被美國銀行收歸旗下,大摩、高盛也轉爲控股公司,我們所知道的投資銀行已經不復存在。望著相片中熟悉的華爾街,不由得發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的感嘆。聽説,近期前往華爾街觀光的遊人不少,想必大多是帶著憑吊的心情去的。

華爾街的淪陷,令其所代表的西方資本主義模式蒙上一層厚厚的陰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濟體系推崇「市場自由主義」,提倡讓市場力量發揮作用,認爲政府的干預應當降至最低限度。對此模式持懷疑態度的學者認爲,正是這種想法導致政府放鬆了對金融市場監管的力度,令高風險衍生產品泛濫,並最終釀成了今日席捲全球的大災難。他們認爲,西方社會有必要從新界定政府在市場中的地位與擔當的角色。

部份分析家甚至認爲,中國在這場金融風暴中表現從容,顯示中國式的獨裁資本主義模式更加優越(注意不是共產主義模式,因爲西方經濟學家都認爲中國已經在走資本主義的道路)。

確實,過去二十多年來,美國的金融市場監管過度放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推翻了許多長期存在的金融保護條例。其中一個致命的改變,是再次允許投資銀行業務與商業銀行業務合併,不僅讓商業銀行風險大增,結構複雜的金融產品同時流入了尋常百姓之家。不少公司的年終獎勵從以前的現金支付,變爲部分由股票代替,再後來轉爲由股票期權(stock options)代替,金融衍生產品的普及性可見一斑。金融業的利潤在全部上市公司利潤的比例,也從二十多年前的5%,躍至近幾年的25%,最高峰時曾經有40%。高利潤讓金融業人士越發貪婪,不斷推出更加複雜、更高風險的結構產品,同時投資者也開始不滿足於個位數的回報。

從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及美國總統里根時代開始,政府信奉自由貿易,致力解除市場管制,讓資本可以自由流動,激發市場競爭與創新,互聯網也由此得以蓬勃發展。這些措施振興了經濟,英美兩國的經濟發展,也遠遠超過了日本及歐洲。然而,金融業與其它行業不同,其產品常常是一紙合約,信譽是整個行業的核心。信息的準確、透明與及時是市場成功的關鍵。對於大多數的經濟體系來説,能在這方面提供有效監管的,只有不直接參與這場遊戲的政府機構。這次的金融危機是個沉痛的教訓,西方經濟体系當加強金融市場的規管,但政府若將其大手伸入所有其他市場,就會矯枉過正,影響經濟的健康發展。

再來看中國。内地經濟雖然尚未遭受金融海嘯的正面襲擊,但是内地股市今年已經下跌61%,遠遠超過美國道指34%的跌幅。此輪金融危機,禍根在於人性的貪婪與西方政府監管金融體系力度不足。而中國内地政府大量參與經濟活動,壟斷許多主要行業,其監管的效果差過西方金融機構的自我監管,對於經濟的破壞力也更大,況且,沒有新聞自由與言論自由的社會中,哪有條件施行真正的監管?不必金融海嘯發力,内地股市已經奄奄一息。顯然,中國的專制資本主義經濟模式不是答案。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香江城語】國際名牌夢
【香江城語】透視中國外匯儲備
【香江城語】國富民窮
【香江城語】奧運週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