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徐正揚/綜合報導〕在卡諾之前的10年,洋基陣中曾經出現2位「大物」內野手,球團的處理方式卻南轅北轍,對基特,兩度奉上長約留人,對索里安諾,卻當成交易籌碼。
1998年,基特的安打203支、打擊率.324、全壘打19發、打點84分、盜壘30次、上壘率.384、守備率.986,全創下新高,季末更於首次薪資仲裁中勝出,年薪從75萬美元衝上500萬美元。
洋基很清楚,用長約留住基特是遲早的事,2000年,雙方達成1年1000萬美元的協議,避免薪資仲裁,隨後球團火速奉上7年1億1850萬美元的大合約,隔年雙方再延長合約,以10年1億8900萬美元成交。
此時,索里安諾(Alfonso Soriano )跟著竄起,於2002年打出生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3成打擊率、100打點球季,只差1發全壘打便締造「40-40」(全壘打39、盜壘41 ),2003年再以全壘打38、盜壘35,寫下連續2年「35-35」,厚植季末首次取得薪資仲裁資格時的籌碼。
當大家都認為,索里安諾可能打破基特當年500萬美元薪資仲裁紀錄時,洋基卻出奇招,用索里安諾交換A-Rod,讓遊騎兵去煩惱薪資仲裁,而離開洋基2年後,索里安諾就轉戰外野。
許多專家認為,索里安諾的選球能力備受批評(幾乎每場要吞1K、三振:四死球至少5:1 ),在難度較低的二壘,守備率才.970出頭,比基特在游擊約.975的守備率還低,都是洋基索性省掉薪資仲裁、直接當交易籌碼的主要考量。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