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任敬揚2007年9月20日華盛頓報導)曾經代表香港泛民主派在今年3月份參選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的香港公民黨立法會議員梁家傑目前正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進行訪問。
*「新難題與新機會」*
星期三,梁家傑應美國智囊機構–傳統基金會的邀請,以「成長中的香港公民社會–新難題與新機會」為題發表演說。
梁家傑在會上介紹了香港泛民主派在建立公民社會方面所遇到的問題。他批評香港特區政府在政治制度改革、維護香港核心價值、以及保存本土歷史文化方面並沒有任何應對的策略。他以香港近日發生多宗民間反對拆卸被認為代表著香港本土歷史文化的建築物為例指責說,這是負責官員的官僚主義作風以及當局制訂的政策過於偏向大商家,除了忽視香港的民意訴求以外,政府的政策也未能與時併進。
梁家傑在會上向聽眾介紹了香港泛民主派在推進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努力,並且介紹了泛民主派對於香港政府近日推出有關《政制改革綠皮書》內有關儘快實施行政長官與香港立法會所有議席均由雙普選產生的立場。
*會晤美國各界*
在場有記者問到梁家傑在華盛頓的行程以及曾經與哪些人會面,梁家傑說,他已經到訪過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也與華盛頓郵報的國際新聞與社論編輯會面,期間也會見過美國政府以及國會方面的官員,向他們介紹香港的最新情況。
梁家傑說:「我曾經與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柯慶生(Thomas J. Christensen)會面。我也曾經見過多名國會眾議員的助理、美國國會研究處的研究員以及部份參議員的高級幕僚。」
有在場記者問到,假設在3月份的特首選舉是一場全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進行的普選,整個選舉的結果是否需要改寫。梁家傑回答說,無論3月份舉行的特首選舉是否以普選形式進行,他的當選機會都不會改變,因為有很多香港市民到現在還認為長期在政府架構工作的人是擔任特首的最佳人選。
*力爭把香港重新帶回國際社會視線中*
在香港的親北京政界人士經常批評香港泛民主派議員到外國訪問是「唱衰香港」。梁家傑在回答美國之音記者提問時解釋他訪問美國加拿大的最主要目的。
梁家傑說:「如果我這次訪問要帶出一些信息,這個信息就是要把香港重新放回地圖上。」
梁家傑認為,由於國際社會越來越留意中國的急速發展,近年來慢慢地把關注焦點從香港轉往中國大陸。他要透過香港近期討論實行雙普選的機會,把香港重新帶回國際社會的視線當中。
在提及香港對整個中國的重要意義時,梁家傑說,香港在過去160年間從一個小漁村演變成為一個專重法治、高透明度及廉潔的政府、專重個人權利國際大都會。他希望香港的經驗能夠運用到整個中國,也希望與所有人分享香港的經驗,尤其是怎樣與中國大陸交往以及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他希望透過這次美加之行向西方世界反映香港市民在這方面的看法,並且以此維持甚至增強中國與國際社會的經貿文化往來,讓世界與中國彼此認識、增進瞭解。
*不認為香港人有認同感問題*
有在場的日本學者問到有關香港在主權移交後的「中國人身份認同」問題。梁家傑說,香港人並沒有類似台灣內部的「省籍情意結」。他反對有部份人士引用一些民意調查的結果認為香港人的所謂「中國人身份認同感」 不夠強,所以不能夠讓香港市民獲得普選的權利。
梁家傑說:「我認為,以同樣的問題去問居住在上海的居民,得到的回答肯定會是『我是上海人』,為甚麼『上海人』不可以同時是中國人呢?我認為,這些調查結果被用作為推遲香港推行普選的藉口。我認為,兩者不能夠相提並論。」
梁家傑說,從香港市民對於中國主辦奧運會以及中國國家隊在國外進行比賽獲獎的反應當中可以證明出,香港市民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感程度有多大。
梁家傑說,他這次訪問美國與加拿大五個大城市,除了第一站華盛頓之外,他將會訪問多倫多、紐約、溫哥華、以及舊金山。行程當中包括出席亞洲協會演說、在哥倫比亞大學會見學者、接受加拿大華語傳媒採訪、以及會見在美加居住的香港移民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