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績偉:衷心祝賀《爭鳴》創刊30周年

胡績偉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8月6日訊】

溫輝先生:

在廣大讀者熱情等待你們的大喜日子到來的時候,我衷心祝賀《爭鳴》創刊三十周年,感謝你和全體「爭鳴人」三十年來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的貢獻!

《爭鳴》是我的優秀教師,它能及時地提供給我一些很重要的信息和很需要的知識,不斷地提供我一些很難得的新思想、新見解。在這偏執、專橫、灰暗的封鎖社會裡,《爭鳴》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啟蒙教師。

對於我來說,《爭鳴》又是一個很好的諍友!他所刊載的文稿常常說到我的心裡。無論是在理論認識上,在歷史知識上,以及在對現實的分析上,糾正我的錯誤、誤解,並補助我思想上的空白和無知,讓我在觀察現實和回顧歷史的很多重大問題上,頭腦更清醒,眼睛更明亮,增強了我的識別力和洞察力。

《爭鳴》具有很濃的理論色彩。它的很多報道事實的文稿,常常夾敘夾議,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說服力。它有一些論據很強勁和立論很正確的理論性文章,我特別喜愛。我以為這一點應該是時論刊物的鮮明特色和最高超的地方,大大提高了《爭鳴》對讀者的吸引力。《爭鳴》是一份很有份量的時論雜志,它不僅具有現實性,還有歷史價值。

從九十年代起,我的研究重點,從新聞領域轉到民主陣地。在回憶舊人舊事中,也喜歡夾敘夾議,並開始寫一些偏於理論性的文章。由於字數多,文章長,很難Q報刊所選用,我試著向《爭鳴》雜志投稿。令我感到意外的是,《爭鳴》能夠用那樣長的篇幅來刊登我的稿件,有的甚至一連幾期連載。這使我對《爭鳴》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感到《爭鳴》成了我的一個知心朋友,使我在垂暮之年還有一定的空間用我的這支筆為中國人民盡心盡力,為我幾十年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民主社會貢獻自己的余志余力。我特別要提出的是,在我九十壽慶時出版的那兩部書(一套七卷本的自選集,一套九卷本的自述),《爭鳴》除了在封面上刊登我壽慶文章的標題和一張攝影藝術家張之先的長幅組合照片外,還在封底上刊登了這兩套書的廣告,可以說這是對我很大的鼓舞和榮譽。這也說明《爭鳴》這位知心朋友,把我的心同廣大讀者的心聯系在一起了。

這樣的好朋友,遺憾地是我們相交遲誤了十年。這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也是我思想上發生很大轉變的時期,但是我仍然沒有完全擺脫老的傳統意識的束縛,思想上還殘留著「香港是殖民地,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根據地,」「香港的出版物是反動的,反共的」等說法的影響。這是幾十年宣傳教育所導致的精神枷鎖。因而大陸對一切「敵報」「敵刊」仍然嚴加查封,所以很難見到,也不敢見到,不想看看,更沒有想到去找來看看。這是十年改革開放時期的局限性的一個突出的現象。建立經濟特區以後,仍然不斷提防「吹來邪風、飛來蒼蠅」,對香港仍然視為「敵區」、「禁區」,避而遠之,由此可見當時的思想認識狀況。

由於當時見到港刊、港報很困難,也更沒有想到去找來看看,所以對貴刊的創刊真是聽不到,看不見。加上我在這一時期,雖然勇於探索,但阻力太大,明槍暗箭防不勝防,常常處於提心吊膽的險境中,盡量避免「惹是生非」,增加「觸雷」的危險的事由。這可能就是我們這批所謂「膽大妄為」的改革者的心態之一。你們身在香港這一特殊境地,你們這批先進人物,恐怕很難體會到我們的處境。「六四慘案」之所以發生,正是所謂「新民主主義」中兩個「新」(一個是共產黨領導,一個是社會主義道路)的必然結果(我在《對新民主主義剖析》一文中有很多論述)。這一慘痛教訓,終於証明我們所努力奮鬥的民主主義,如果不覺悟到及時突破這個「緊箍咒」,必然以失敗告終。事實終於証明,我們雖然前進得很有成效,但終於觸發了巨大的地雷。

在這喜劇埋下悲劇的時代,我和《爭鳴》咫尺相距,卻未能相見,這是時代的局限,也是這一代人的悲劇。

等到我在一九九三年夏被批準出國訪問美國時,我才真正看到這個陽光普照的民主社會。在「六四」後的打壓和嚴控下,我的民主研究才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對香港的認識才有了根本的轉變。在這十幾年中,要看到《爭鳴》這樣的刊物盡管仍然很困難,可是我慢慢知道一些去找到它的途徑和辦法。這樣才越來越和它親近起來。

現在,早已由怕看到愛看,到喜歡它,到想念它,推崇它!對《爭鳴》的主持人和工作者也越來越敬佩!

總的說來,盡管香港已經回歸多年,難關還是很多很嚴,仍然很難經常讀到。每月一號出版,最早也得半個多月以後才能看到,而且時斷時續,中間常有掉期。在現在的情況下,只能由我們自己去多方尋找,希望與你們的多方去傳送結合起來,就會如願以償了。我想,大陸當局對封鎖港台報刊書籍的這堵牆終久會像「柏林牆」一樣被推倒的!

現在,你八十六歲,我九十一歲,你被擋駕,我被勸駕,我和先生還是想見而不能見!想想,真是遺憾。

人活到三十歲是很容易的,但是一個被當局視若眼中釘的政治性刊物,能夠靠香港的特殊地位,堅持了三十年,是很不容易的,其中的苦辣酸辛一定也是一言難盡的!看來,你們和我們的努力終久會勝利的!

再一次祝賀你們三十年的光輝成就!大陸的千萬讀者十分盼望經常讀到你們的雜志!祝福你們!

胡績偉

二○○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原載《爭鳴》2007年8月號
(//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共對葉利欽逝世的內部指引
導航手機成移動電話新潮流 選購須知
王天增:從汕尾農民抗暴說起
爭鳴社論:一蟹不如一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