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0日訊】適逢七夕情人節,北京市19日舉行了好幾場大規模的相親大會,只是前來「鵲橋」赴約的只見「織女」難覓「牛郎」。不少為女兒婚姻著急的老夫婦都失望地表示,會場上幾乎看不到男孩,找了好半天仍是一無所獲。
據《北京晨報》報導,近年來,「男大不婚,女大不嫁」在現代都市越來越普遍,父母代替兒女相親在中國大陸的相親大會上早已是常見的現象,新式「包辦婚姻」正在各個相親場所上演。在北京國際雕塑公園舉辦的「相親大會」吸引了2千多人前來擇偶,其中超過1/3是家長,一個突出的現像是,前來相親的女性明顯比男性多,女性求偶者約占7成左右。
相親大會上,不少父母前來來替孩子相親的,且大部分都是「女找男」。一位剛參加完相親大會的太太說,她的女兒今年34歲,在大學當教師。她說,她跟丈夫什麼都不缺,就欠一個女婿,兒女的婚姻大事一天不解決,他們就日夜不寧。
另一位老先生更不停做筆記,他說女兒今年26歲,至今對找對象的事「一點兒都不上心」,令他非常頭痛。
除了家長外,現場也有很多女孩大方地走上台毛遂自薦,介紹自己的學歷、工作、喜好、家境和擇偶條件,甚至有人大庭廣眾之下公佈自己的手機號碼,只是始終未見男生像女生一樣踴躍。
活動現場的才藝展示環節中,在主持人幾乎是半拉半請的「鼓勵」之下,幾位男孩兒才「姍姍」上臺進行自我介紹。一位男士大方地當場公佈了自己的手機號碼、QQ號碼和電郵信箱,下臺後他名片馬上就被搶光了。
據報導,現場一旦出現男孩的身影,經常會被媽媽們七嘴八舌地集體「圍攻」,即使是羞澀的女孩也會湊上前「旁聽」。
對於女多男少的問題,活動主辦人李女士說,女孩子都想30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而男孩卻到了35歲也不著急,而且男孩子一般也不好意思來這類相親大會。
據觀察家分析指出,這種父母「唱主角」的新式「包辦婚姻」走俏的原因主要是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一些紅男綠女沒有時間來細細尋覓、培養感情;再者,家長親自上陣,可以先瞭解未來女婿或者兒媳的自身及家庭狀況,認為如此可以減少以後婆媳、翁婿之間的矛盾,同時,可以避免孩子在婚戀道路上少走彎路。
不過,這種以父母意願和好惡為標準的「擇偶觀」卻讓許多青年男女人不敢恭維。有調查資料顯示:50.5%的青年不支持這種做法;55.8%的青年認為沒必要舉辦「父母相親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