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據人民銀行的統計,截至2005年底,中國全國高校負債總額高達2000多億,貸款年度增幅為76%。中國多數高校負債纍纍、赤字運作是誰之過?
北京大學發佈的《高校負債問題的專題研究報告》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中國教育部直屬的76所高校前年底的負債總額已達336億。不少媒體把這些高校負債纍纍主要歸咎於這些年的擴招與合併,也就是所謂「盲目擴張」。
然而,眾所周知,教育部直屬高校都是公立大學,這些學校的擴招和合併計劃無一不是經過教育部批准的–至少是默許的。現在它們負債纍纍,分析者如果不從教育經費長期不足找原因,而是把大學負債主要歸咎於為擴招或合併,這樣看問題公道嗎?復旦大學教授沈丁力說—
沈丁力:「我覺得這些跟擴招沒關係,這是因為國民教育50多年來基本投入不足,所以這些年在補。是國家的投入而不是借貸,是國家應該有的對教育的基礎投入,不存在還錢的問題,公立大學沒有能力償還,教育不是利潤性的。私立大學才存在借貸和還錢的問題。所以應該有科學的測量,應該有法律來管,國家對教育的投入多少應該有法律規範。我們經濟發展,財政收入增多,當然教育的投入能力也就應更強。」
山東大學管理學院退休教授孫文廣說,中國的教育經費所佔GDP比重實在太低—
孫文廣:「占GDP比重還沒有達到在2000年以前所提出的指標,自己定的指標都沒有達到。當時大概是4%,02年大概是3%,03年3.2%,04年下降到2.79%。因為GDP增長很快,趕不上去,在發達國家占的比例在5%以上。我估計可能在明年會增加。」
但是,孫教授也指出,一些大學負債是學校領導在校園裡面搞「政績」工程造成的—
孫文廣:「吉林大學上次公佈的是欠30億,一般大學都是十幾億。造成這些負債有幾個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搞基建,學校領導覺得能建多少學校的建築就表示了他的業績。現在的高等院校,特別是文科,他的能力表現不出來,所以為了成果就蓋高樓,科研沒成果但我的建築起來了。很多高校搞基建有很多漏洞,招標也不是很公開的,或者沒有嚴格的監督制度,就給一些人提供了貪污和受賄的可乘之機。」
孫教授說,高校經費吃緊的另一個原因是人浮於事—
孫文廣:「各種勤雜人員,還有一些既不從事教育也不從事科研的人,其中還包括黨委系統,宣傳部、統戰部、組織部、團委還有工會、輔導員等機構都是人浮於事,這樣經費就不夠了。」
美聯社等媒體都指出中國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對此,復旦大學的沈教授說,一方面,國家固然需要繼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指望大學畢業生像80年代以前那樣,一畢業就能拿到鐵飯碗—那也是不實際的—
沈丁力:「找不到工作太正常了,公民得到了教育,每個人的工作能力增強了。但是由於整個社會政府提供給公民工作的機會沒有那麼多,就會有供求失衡的問題,所以大學生,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大。
總的來說國家經濟發展,更多的大學生,研究生會得到工作。但在過去大學生,研究生必須要找到工作,幾個位置等著一個人,這種情況可能一去不復返。所以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估計,不是大學生,研究生畢業以後就應該找到工作的。原來大學生產值100萬,現在幾百萬,這樣你就不是最優秀的了。
但是整個社會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可見我們勞動力後備素質有多高,國家更有希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這是個好現象,比不解決問題保留問題更進步。新的問題是怎麼樣產生更多的勞動機會使更多,更好的大學生,研究生能找到工作。這是政府的事情,也是每個大學生、研究生自己的事情。」
美聯社說,儘管中國的大學債台高築,但是沒有幾所大學能夠把這些年對於教育資源的投資轉化為在國際高校評級中地位的提升。不知中國的大學校長們聽此作何感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