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麗麗攝影報導)在日本東京的折紙會館裡,8月8日那天上午,近60名親子利用暑假聚集在5樓的教室裡,或是母子同桌,或是對坐,也有爺爺奶奶陪伴的。各自自備剪刀和粘膠,人手一張四方形的彩紙。他們雙目視之、雙耳聞之,將小林館長的折紙講解示範訊息隨著十指的互動、拿捏、固定,一步步地轉換進自己手裡四方形的彩紙裡,漸漸地一張四方形的彩紙活出了一個個新的造型。
畢竟是孩子嘛,有擅長的則是興緻勃勃,不那麼得意的則是求助大人的幫忙。有一位女孩子將自己出錯的部份拿出來不知如何是好,令所有人意外的是小林館長的引導方式與眾不同,既不是用語言來安慰那個女孩子不要有挫折感,也不是從新給一張彩紙就了事。而是拿起她出錯的部份給它調整了一下因勢利導地說︰「多麼可愛的提藍呀!是啊,原本要作成扇面的東西變成了提藍不是也很好麼。」話音一落,掌聲四起,為的是領略了這智慧的詮釋。小林館長接著告訴大家︰其實折紙不僅是一門保持手指靈活、激活腦細胞的藝術,而是「心」在折紙的藝術。他提示大家︰失敗不是壞事,恰恰是在這其中可以發現新的靈感,創出新作品的好時機。
得到了如此一番教導,記者感受到了館長在教學中的用心。館長手中大大的便於示範的折紙在黑板上展示時是兩層錯落的,這樣紙的「裡外」就一覽無餘的被表達清楚了。
館長就培養兒童的注意力也可以通過折紙來訓練,介紹了其具體做法,也就是給兒童折紙用的尺寸是從大到小,紙越小折時的難度加大,相對來說其注意力也隨之加強。他很讚賞韓國已經將折紙納入小學教學的做法。
除了折紙作品的藝術性,館長還以「箭頭」標誌的折紙展示了其實用性。
有了上午館長的授課輔導,下午的和紙染房體驗及分組製作便是增進每個參加者對折紙的理解和掌握。平面的、立體的、拼接組合的、粘貼組合的,手法各異,作品不同。
記者留意到有幾位身邊沒有小孩子的大人,原來她們是小學教員和老人服務中心的義工,她們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特意利用暑假自費參加各種學習班,豐富教學經驗。
二樓的展廳裡,兒童們圍坐在次日即將在各大商場面世的折紙電子新產品前,饒有興緻地跟著折疊。由TDK公司新宮文明先生用八個月研製的折紙電子新產品,是將折紙作品的100個種類、及每一件作品的每一個折疊步驟收錄在其中。使用時用筆指示畫面,便可一步一步地學習折疊方法,簡便易學。據該公司工作人員介紹,此項新產品的研製問世是由小林一夫館長親自推薦的。
折紙會館位於東京千代田區,小林一夫先生是現任日本內閣府認定NPO法人國際折紙協會理事長,是有創業140年曆史的折紙會館的館長,亦是該館第四代傳人。
一、折紙教室的風景
折紙會館的館長小林一夫先生授課時的情景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母子暑假一同親密地學習折紙。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這是爺爺領著孫女在學習折紙。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雖說有一位女孩子的作品出錯了,卻意外地得到了小林館長的肯首:「多麼可愛的提藍呀!是啊,原本要作成扇面的東西變成了提藍不是也很好麼。」。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孩子們專注地用新問世的折紙電子新產品,學習折紙。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二、折紙材料在染房的製作過程
首先把一張和紙折疊成三角形狀。(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戴上手套和圍裙(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將折好的三角形狀的和紙的各各角,分別沾上不同顏色的顏料。(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將染上顏料的三角形狀的和紙夾入吸水性強的厚紙內。(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雙手在其上用力擠壓,讓水分被厚紙吸收。(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輕輕展開染色後的三角形狀的和紙,便呈現出美麗的圖案。(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小學教員和老人服務中心的義工,她們為了做好自己的工作,而特意利用暑假自費參親子折紙學習班,豐富教學經驗。(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三、折紙會館內暑期的精美佈置
房頂上懸挂著夏天各種折紙風鈴(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碩果累累的向日葵(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夏日的牽牛花(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走廊里懸挂著不同紋路的和紙制成的裝飾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暑期面向兒童的折紙教室內容(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可愛的扇子(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憨態可掬的大象 (攝影﹕吳麗麗/大紀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