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三江源地區水資源日趨減少

【大紀元8月12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受全球氣候暖化帶來的氣溫升高、降水減少等影響,被稱為「中華水塔」的中國三江源地區,近年來水資源呈現明顯減少趨勢。

新華社報導,中國氣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氣溫升高主要透過影響冰川和積雪消融、流域總蒸散量、改變流域高山區降水形態等方面,影響三江源地區水資源。

負責人說,數值模擬顯示,若降水不變,氣溫每升高攝氏一度,三江源地區的流域流量即減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八。

據統計,從一九六一年以來,三江源地區四季及年平均氣溫普遍升高,年平均氣溫以每十年零點三二度的速率上升,而降水量呈減少趨勢,平均每十年約減少十三點九公釐。

負責人表示,水資源短缺在三江源地區引起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生態環境惡化又進一步影響地表水環境穩定,造成三江源地區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鹼化、植被退化、沙塵肆虐等災難,直接影響三江源地區的生態治理和工農牧業生產等。

中國全國政協近日正在舉行「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專題調研活動。中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秦大河認為,在眾多水資源不足的解決方案中,人工增雨作業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實施便捷的優點,因此三江源地區應重視開展以生態保護和建設為目的的飛機及地面人工增雨工作,緩解水資源短缺狀況。

據報導,青海省於二零零六年在三江源地區實施高原飛機人工增雨試驗,並取得成果,預計項目完成後,每年在三江源作業區內增加降水八十億立方公尺,增加黃河徑流十二億立方公尺。

三江源地區位於中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總面積三十六萬平方公里,是中國淡水資源重要補給區和西部地區生態屏障。

相關新聞
水利官員疑涉圖利廠商 侯和雄:自認清白
颱風來襲 北水局呼籲民眾儲水備用遠離河道
報告:長江流域白暨豚可能已經滅絕
石門水庫原水濁度未升高  供水正常未排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