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熊建葉凡2007年8月10日華盛頓報導)有專家學者星期三發表文章,對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提出質疑,北京到底是要開放經濟,還是想扶植壟斷公司、高干子女等特殊利益集團呢?
*林和立:私人企業遭壟斷集團的擠壓*
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發表文章說,以胡錦濤為首的中國政府在推動前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經濟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為外國投資打開了前所未有的領域,可是與此同時卻加緊了對其他方面的控制,結果使得私人公司受到損害。
林和立在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所辦的中國簡報上發表評論說,在強大的壟斷集團、國家控制或者高干子女控制的少數企業的排擠下,私人公司沒有公平競爭的平台,它們的前景不容樂觀。
林和立說:“中國的經濟情況這幾年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發展,就是說,一些壟斷性的行業,大概160到180個大的公司,那些公司主要是國家控股,包括3個石油公司,一些航空和鐵道公司等等,它們掌握了主要的經濟命脈,主要利潤也由那些壟斷公司獲得。那麼相對來講,在鄧小平改革開放頭15到20年期間,在中國經濟中大放光彩的那些小企業,甚至那些較小的個體戶在今天根本沒有機會跟那些巨無霸國家控股的大集團競爭。”
林和立說,如果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國家總理溫家寶想要繼續讓中國經濟市場化,那麼就急需改變當前壟斷的局面。他說,像中國3大石油公司那些國家控股行業很容易發展成一個獨立王國,在定價和競爭方面沒有人可以監督,這種局面對大陸的通貨膨脹是不利的,所以無論從自由經濟發展還是從民眾福利來看,北京都需要做出改革。
林和立說,就拿中國東部沿海瘋狂上漲的房地產市場為例,很多公司都有官方背景,所以政府的宏觀調控對他們並不起作用。
林和立說:“為甚麼國務院宏觀調控已經搞了好幾年,可是成績不怎麼樣,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沿海的那些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很多房地產發展公司都是有官方背景,或是高干,或是高干的家人、高干子弟作為背景,所以他們頂得住北京的壓力。”
林和立指出,前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的社保基金案就是因為他和房地產公司關係密切,所以,不清除貪污腐敗現象,中國經濟市場昏暗的情況將得不到解決,中低階層的人都將成為房價和物價膨脹的受害者。
數據顯示,從90年代後期到2005年為止,私人企業每年減少130萬個,原因包括無法得到低息貸款、能源和原材料漲價等。
*何清漣:官商勾結使社會資源流向喪失公平*
美國中國人權組織的高級顧問何清漣說,在中國,企業集團想要發展,特別是私人資本,不和企業所在地政府部門拉上一定的關係,幾乎是無法行事的。她說,這種得到官方保護的商業行為使得整個社會失去了公平競爭的平台。
何清漣說:“首先是整個社會的資源流向喪失了公平,因為本來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包括任何組織、任何法人機構,在這個社會都有資格公平地獲得一份屬於它的資源,可是,由於有這種官商勾結現象的存在,那麼,資源分配肯定就向那些和官員有一點特殊關係的人傾斜。”
那些壟斷集團和特殊利益集團之所以日益發展,除了進行大量投資以外,它們還在中國共產黨和政府內有強大的遊說人,使得這些私有企業的政治影響力不斷擴大,目前有幾十名商業管理人員被任命為全國人大和政協委員。
在中共十七大即將召開之際,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都急於要保護中央政府的形象,避免因為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而受到指責。
預計,今年下半年消費者指數可能會達到5%以上,中國政府正在採取降低豬肉價格、增加補貼等措施,並且警告媒體不要做出所謂“聳人聽聞”的報導。
觀察人士說,不管是政府大量干預,還是私有企業急劇下降,都和鄧小平的自由市場經濟原則相違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