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蘭亭序》所感

唐.馮承素 摹本

佚名

人氣 19
標籤:

簡化字與正體字之間有時是不可以簡單替換的。也不可以用現在的簡化字代替原文的正體字或通假字。發明簡化字或許可以用來表達現代人的思想、意識,如果用現代人使用的簡化字刊印古代文章有時就會鬧出笑話,嚴重的會割裂歷史。使得後來人只能看懂簡化字的古文而看不懂古文中的原文。這就是對漢文化的背叛和絕育。本文從《蘭亭序》唐.馮承素 摹本為母本,與現在流行的簡化字通行本進行比較說明此問題。

1. 首先遇到的字就是《蘭亭序》中的「蘭」字;現在簡化體的《蘭亭序》中的「蘭」字多為「兰」字。如果再過幾代人就不會有人認得《蘭亭序》中的「蘭」字了。

2. 「歲在癸丑」;我們如果不注意可能把「丑」字切換成「醜陋」之「醜」的正體字「醜」。而這個「醜」與地支中的「丑」沒有關係。這是我們機械的使用電腦所可能導致。天干與地支的對照表如下: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3. 關於「于」的用法。《蘭亭序》中有「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這裏的「于」在本文中只出現一次。其他的地方都用的是「於」字。作介詞時,當含有「在、給、從」解時,「于」與「於」這兩個字的意思是相通的。在《尚書.周書.大誥》中有「予惟以爾庶邦于伐殷逋播臣」[1-a]、[-b]。「說文于調於也,蓋(盖)于於古通用,凡經典語辭皆作于」[2-a]。

本文另外還有幾個地方用「於」:「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終期於盡」、「不能喻之於懷」、「亦將有感於斯文」。當然,在簡體本《蘭亭序》中都用的是「于」字。

問題是既然唐代的文人馮承素臨摹王羲之的《蘭亭序》時也用「于」字。雖然用的不多,但是說明了古人用「于」字與「於」字通假是行得通的。古代漢語中用「於」字確時比現代人用的多。如果古漢語中是 「于」字時,我們也不可以用 「於」字代替。反之,古漢語中是 「於」字時,我們也不可以用「于」字代替。這就是筆者忠於原文的目的。也就是古文就是古文,我們要忠於原文。而現代文就是現代文,就可以用現在的簡化字了。

4. 「修禊事也」。古代黃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後固定為三月三日)到水邊嬉戲以祓除不祥。

什麼是「巳日」?它是怎麼產生的?我在一個地方讀到過這樣的文字。大概的意思是以一年的某月某日開始,按照天干地支往下排,但一時想不起在什麼地方了。

「修禊」我們已經不做了,但「踏青」我們還是有的,意義上有了變化。

5.「少長咸集」。這裏的「咸」當「偕、都」講[1-c]。

字形相同而意義不同的另一個字「咸」指鹽的味道。 「菜太咸了」咸的正體字為「鹹」。如果把「咸」當成「鹹」的簡體字,用電腦翻成「鹹」就出問題了。

6. 此地有崇山峻領。康熙字典注有「領」「又山道與嶺通」[2-b]。

辭海 「領」除了注有「衣領、領導、統領」之意外,又注為「山嶺也」[3-a]。這裏的「領」又與山嶺的「嶺」相通了。

《古代漢語字典》中解釋嶺時舉例用的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用的就是這句話[1-d]「此地有崇山峻嶺」。但是,這時的「領」字卻卻改為「嶺」了。好像是有意無意的把 「領」字改為了「嶺」字。

也可以說割裂歷史的問題是有歷史長度了。說這些人是「漢奸」恐怕重了一些。但是,奸殺了中國上千年的傳統文化說的重一點也不為過。就像我們現在看不懂篆字一樣,過幾代後恐怕就很少有人能看的懂《康熙字典》了。當然《永樂大典》就更難看懂了。

康熙字典解釋山嶺的「嶺」字用的是「嶺」;而「領」字為古文[2-c] 。嶺又同岺[2-d、-e]。應該說這個「嶺」字才是正版,但王羲之用的也不能算錯。由此可以證明《蘭亭序》用衣領的「領」字是正確的,因為原文就是衣領的「領」字。現在版《蘭亭序》中把「領」字改為「嶺」了,反而沒有忠實於原文。
晉朝時的王羲之與現代人開了個千古大玩笑。因為很多人好心的把衣領的「領」改為山嶺的「嶺」了。

7. 「所以逰目騁懷」中的「逰」字,也不可以用「游」字代替。因為這個「逰」字的俗字是「遊」[2-f]、[1-e]。「游」字的某些意義與「遊」相同[4-a]。由古至今「遊」字的變化是:「逰」、「遊」、「游」。

所以古文中原有的字不可以用別的字來代替。為了我們的後代我們還是應該手下留情。

8. 「悟言一室之內」中的「悟」現在有人用「會晤」的「晤」。「晤」這個字現在多用會見(meet)的意思[5-a]。「悟」現在多為「領悟、覺悟」講 realise; awaken [5-b]。當然,「悟」在當「相對」講時與「晤」字同意。比如:「悟言」就與「晤言」同意,當「相對而言」講。但《古代漢語字典》「晤」的解釋用王羲之的《籣亭序》中正是此句。那麼雖然兩字當「相對而言」講時意思是相同的,但畢竟這是兩個字;當時王羲之用的是「悟」。這又是我們「好心」給王老先生校對字了[-f]。這種所謂的「好心」實在是害人不淺。

9. 「雖取舍萬殊」 有人就用「虽取捨萬殊」代替。第一個「雖」 字不能改。第二個「舍」字有人加了一個提手旁為「捨」字。「捨」字的經典省作「舍」 [2-g]。原文確實是用的這個「舍」字。說明這個字的歷史已經很長了。不能隨便將「舍」字改為「捨」字。「萬」字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10. 「及其所之既惓」中的「惓」現代版為「倦」……等等就不一而足了。

以上說明了惡黨利用「簡體字」行為,真正起到了斷送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作用。起到了割裂神傳文化的作用。我們如何正確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繼承是第一位的沒有繼承就談不上發揚。

漢族為什麼稱作「漢族」?不是因為中國歷史上沒有漢朝了就沒有漢族了。因為漢文化流傳下來了。「漢族」人的整個文化內涵保存下來了。所以我們還把漢人成為「漢族」”。
注:
[1]《古代漢語字典》商務印書館1998ISBN 7-100-01549-9 1998
[-a]p1910;[-b] p1912;[-c] p1698;[-d]p994;[-e]p1901;[-f] p1661;

[2]《康熙字典》康熙五十五年原版 中華書局 ISBN 7-101-00518-7 2001.2 縮印
[-a]卯集下 一五頁(p481);[-b] 戌集下 四頁(p1402);[-c] 寅集中一五頁(p321);[-d]寅集中四頁(p310);[-e]寅集中二頁、三頁(p308、309);[-f]酉集下二一頁(p1259);[-g] 卯集中 二四頁 (p434);

[3]《辭海》中華書局 ISBN 7-101-00454-7/z .51 1936年縮印本 1981 重印
[-a]戌集二四八頁(p3188)

[4]《新華字典》商務印書館 ISBN 7-100-02893-0 2000
[-a] p593

[5]《現代漢語詞典》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ISBN 7-5600-3195-1 2002
[-a] P2040; [-b] p2040;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