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周幸叡/專題報導)
襖熱的日本夏天,暑氣的宣洩出口就在狂熱的祭典。透過一個又一個振奮人心的儀式,讓汗水和淚水為動輒高達攝氏30多度的熱度降溫﹔以喧囂呼喊聲和樂聲凝聚與會者的身心靈,只要參加過一次,彷彿就擁有度過漫漫夏季的護身符。
祭典半島 一年一度盛典
從沖繩到北海道,遍及四大島的日本國土中,夏季祭典多不勝數,東北有三大祭典:青森的佞武多祭(睡魔祭)、秋田的竿燈祭和仙台的七夕祭﹔京都是聞名遐爾的祇園祭﹔大阪有天神祭等,每個祭典都有其特色,各自吸引遊客前往參觀。
其中,位於石川縣能登半島、每年八月第一個星期六舉行的石崎奉燈祭,不只讓外來遊客在旁看熱鬧,更要他們融入其中、共同感受該祭典的真髓:敬神祈福、豐收分享。每一個與會者都是祭典的主角,從早到晚,在被稱為「祭典寶庫」、「民俗寶庫」的能登半島上,揚起全身的熱情,傳承奉燈祭儀式,過程中的點點滴滴及激盪出的感動,足夠讓人回味一整年﹗
奉燈祭的主角是迎神的「切籠」,原名為「切子燈籠」,又叫「奉燈」、「御明」,日文名統稱為「kiriko」。原本是神輿行進時的照明工具,出於敬神加上輸人不輸陣心理,大家絞盡腦汁加以裝飾,最後竟成為祭典要角,甚至比神輿更受到注目。
這些切籠高約15公尺、重達2公噸,底下沒有裝車輪,悉由100多名壯丁扛抬,祭典當天在下午2點和晚上7點左右,分兩次遶行石崎町各個主要街道。
石崎町是個小漁村,街道並不寬,當6架高聳入雲天般的切籠一抬進巷道中,簡直塞滿整個街道。從街道兩旁觀賞,只見扛抬者揮汗如雨、咬緊牙奮力前行的英姿﹔由住宅2樓往下眺望,華麗威武的切龍在半空中舞動,絢麗形貌展現能登工藝的力與美。
夜晚的遶行,是場迥異於白晝的瘋狂演出,打上燈的切籠備顯神秘幽玄,再加上夜色催化,每個扛抬者有如大力士附身般,打開全身動力往前衝,偶或力量不平兀自橫衝直撞,衝向民眾或衝進民宅,迸發的刺激迴遶在危險邊緣,履履讓圍觀者發出一陣陣驚歎﹗
扛抬切籠 象徵榮譽與力量
能擔任扛抬切籠工作,是石崎町壯丁夢寐以求的事,這不僅代表光榮,也是展現自己力量的絕佳機會。身為石崎町的男人,從小看著父執輩扛抬切籠,耳濡目染自然也懂得箇中訣竅,但在祭典前還是得花時間共同練習。大家赤裸上身擠在切籠下,看不清楚東西南北,全由4位大力士拉繩掌控切籠平衡,再由總指揮發號施令。
為了增加看頭,切籠上頭的平台會安排一群吹笛、打鼓的小朋友樂隊,和著大鼓聲和笛聲,在一連串「SASSE」叫喊聲,切籠如龐然大物緩緩移動,每一步都是這些無名英雄的力量結集﹗
一旦獲選擔任扛抬工作,壯丁們的另一半就會親手為他們縫製墊肩等護墊,一針一線都是愛,暖暖護住阿娜答的身體,祈求扛抬一切平安。
街上住戶也會在圍牆突起及轉角等處綁上墊布,防止他們在扛抬時衝撞受傷,兩旁的圍觀民眾更是人人手拿扇子,拼命為汗涔涔的他們搧風,讓人看了非常感動。
豐收分享 家家戶戶大請客
石崎奉燈祭之所以特別,是它的祭典不只有扛抬切籠等儀式,更有免費招待賓客吃到飽的習俗。
有點類似台灣的流水席,當天町內每一戶人家會準備豐盛料理,敞開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大門,讓識與不識者隨便進出享用餐點,賓客可以一邊看切籠遶街,一邊沿街從頭吃到尾,十分過癮﹗
當然,身為「白吃白喝」的賓客,禮貌上也應該帶點小禮物登門造訪,品嘗料理時不忘讚美食物豐盛美味,還要記得稱讚當天特別打開讓賓客欣賞的佛壇,是如何華麗莊嚴,如此,更能賓主盡歡。
雖然當天可自由進出民宅,但身為外國遊客的我們,建議最好還是由當地人帶著進出各家民宅,或是請住宿旅館代為安排較佳。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