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7日報導】香港主權移交十週年專題報導(二)(中央社記者王曼娜香港特稿)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十年來,爭取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一直成為港人的主要政治訴求。但從中國政府對香港打出經濟牌後,港人對特別行政區政府執政滿意度屢創新高,在普選問題上北京也就不急於放手,香港因此在政改之路原地踏步,普選遙遙無期。
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最終將普選產生行政長官及立法會。但主權移交中國之初,香港所有政黨都期待二零零七年普選行政長官及二零零八年普選立法會議員,其中親中政黨民建聯及自由黨都把零七及零八年雙普選寫入黨章。
不過,自從二零零三年七月一日香港五十萬人參加「反對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爭取還政於民」大遊行後,中國政府改變不干涉香港事務的初衷,收緊對香港政制控制,並於二零零四年透過中國人大常委會解釋基本法有關條文,最終否決香港在零七及零八年實行雙普選。
曾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立法會議員李柱銘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中國人大常委會否決香港實行雙普選,違背了基本法及「中英聯合聲明」的精神,凸顯中國政府不遵守當初的承諾。
他認為,由於中國人大常委會沒有訂立香港普選時間表,使香港實現民主遙遙無期,甚至永遠不會有普選。
香港政制問題在主權移交前就是中英兩國爭拗的焦點。末代港督彭定康於一九九四年提出政制改革方案,將立法會直選議席及功能組別議席分別增至三十席,並擴大選民範圍。雖然政改方案獲立法會通過,但不獲中國政府接納;而一九九五年選出的立法會議員任期原本到一九九九年屆滿,中方要他們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主權移交當天全部「下車」,在一九九八年重新選舉香港特區第一屆立法會議員,任期僅兩年,並將選舉制度改為比例代表制,使親中政黨民建聯在一些大選區獲得一定的席位。
到二零零零年第二屆立法會選舉時,立法會直選議席由二十席增至二十四席,功能組別仍然是六席,直到二零零四年第三屆立法會選舉時,直選與功能組別議席各增至三十席。
香港經濟繁榮、社會穩定、法制健全,條件比很多已實行普選的國家更完備。因此,許多人相信,香港已有足夠條件實行普選,但十年過去了,香港仍在「空轉」。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於六月初進行的調查顯示,有五成六的市民認為香港有足夠條件進行普選。
調查顯示,在二零零三至零四年期間,一直有超過半數市民要求在二零零七及零八年達到雙普選。自中國人大解釋基本法後,港人已把普選希望寄託在下屆選舉上,其中五成三的人認為應該在二零一二年或之前普選特首,六成四認為在二零一二年或之前普選立法會。
為迎合民意,行政長官曾蔭權也多次表明二零一二年有機會普選行政長官。
不過,李柱銘認為,在中國政府操控香港政制的情況下,即使二零一二年有普選也是假普選,因為無論按照現在八百人的選舉委員會選舉特首,或是民建聯建議將來由一千兩百名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再由一人一票選出特首,因大部份選委被中國政府控制,使民主派提出的特首候選人根本無法當選。
儘管過半數港人希望普選,但在北京當局只滿足香港經濟要求、不放鬆對政制控制的情況下,多數港人已無可奈何地接受現實。加上由曾蔭權領導的特區政府的民望相當高,在某種程度上也抵消了民間對普選的渴望。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在回歸十年來進行的「港人對特區政府表現滿意度」調查顯示,在一九九七年七月至十月,滿意港府表現的只有四成二,不滿意的有一成五;在二零零三年香港爆發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SARS)時,滿意的人降至一成四至一成五,不滿意的增至五成五。
自從二零零三年「七一」大遊行後,中國政府推出多項刺激香港經濟措施,包括簽訂「中港最緊密經貿關係安排 (CEPA)」、准許中國居民以「個人遊」名義來港旅遊等,使香港經濟逐漸復甦,加上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下台,由民望較高的曾蔭權接任,港府由弱勢政府變成強勢政府,港府的民望也逐漸回升。
二零零七年三月至五月,港人對特區政府表現滿意度升至五成,不滿意的只有百分之九至百分之十一,港府民望創下回歸以來新高。
港人對曾蔭權及特區政府執政的滿意度創新高,讓中國政府覺得,特首直選對香港民眾很重要,但只要特首人選正確,社會保持繁榮穩定,香港民眾不是非要特首普選不可,這也使得中國拖慢香港民主發展步伐。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接受訪問時表示,在中國領導層設想中,為了保持香港社會繁榮及安定,未來十年都不會給香港民主普選。即使二零一七年可能一人一票選特首,但候選人要先得到北京當局的同意,由他們決定香港的民主前途。
他認為,在中國沒有實行民主之前,香港不會有真正的民主。
對此,李柱銘表示,基本法寫明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如果中國有民主後香港才有,就是違反基本法。
他認為,香港是中國最穩定、最繁榮、唯一有法制、有自由的城市,中國應該先在香港建立民主,作為中國民主試驗地,等香港實行民主成功後,再推廣到大陸各地。
儘管許多人不看好香港的民主前景,但李柱銘卻是非常樂觀。他認為,民主、法制、人權是全世界不能抗拒的潮流,如果中國政府不順著民主浪潮前進,將會被這個潮流推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