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國湧:體育政治的悲哀

(大陸)傅國湧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6月11日訊】

奧運金牌何價?

自從一九八四年中國人第一次在奧運會上拿到金牌以來,全國上上下下對國際性的競技體育充滿了興趣,閃光的金牌仿佛給我們這個民族注射了強心針、興奮劑,金牌已成為一個廣土眾民的大國倡導體育時主要的乃至唯一的追求。我們這個民族本來就習慣以成敗論英雄,體育場上的拼殺正好合乎民族心理,至於金牌背後的血汗和淚水,金牌和體育的真實意義,統統都可以不管。為了金牌,可以傾一國的人力、物力、財力,不惜代價地去追逐。

千千萬萬運動員奉獻青春、血汗換來的金牌到底有多少價值,漸漸已成為一個問號。曾經是世界馬拉松冠軍的艾冬梅因為生活所迫,在網上出賣她過去在國際國內賽場上獲得的十六面獎牌,金牌開價不過一千元,銅牌只值極為可憐的一百元。艾冬梅的境遇決不是一個孤立的特例,除了個別體育明星之外,大部分的運動員,哪怕是在國際上拿過金牌的,一旦拼不動了,退下來,他(她)們的處境往往都好不到哪裡去。國內多家媒體披露,目前中國的三十萬退役運動員,其中近百分之八十的人正不同程度地面臨失業、傷病、貧困等問題的困擾。這些運動員的悲劇不是他們個人的悲劇,而是中國體育的悲劇。

政府投入公共體育少得可憐

追根溯源,體育的目的大體上不出三個:一是個人性的,以健康為唯一訴求,體育只是鍛煉身體的手段和方式;二是團體性的,在體育活動中可以得到合作的訓練,包括群體性的慶祝、聯歡和娛樂等;三是競賽,由體育的個人性和團體性逐漸發展出相互之間的競賽,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競技體育。第三個目的本來是從前面兩個目的而來的,然而到了我們現在,第三個目的成了國家性的目的,壓倒了其他所有目的,一說起體育好像就離不開競賽,最重要的健康目的反而被忽略了。賽場上下來的運動員往往傷病纍纍,他們的競技水平建立在嚴格的、高度強化的、不斷重復的訓練基礎之上,那些訓練常常是殘酷的甚至無情的,有時候甚至不惜以犧牲身體為代價,去獲得競技的提高和比賽的勝利。這當中包含了太多與人性相背離的因素。當然,這是就專業體育(或者叫職業體育)而言,在民間,還是有很多與體育無關的普通人,憑著興趣愛好,或者鍛煉的目的,每天在跑步、游泳、打球或從事其他的體育活動,但這些活動純粹是私人性的,與政府所支持的、財政投入的體育沒有任何關聯。如果與其他國家簡單比較一下,在專業體育之外,我們國家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公共的體育設施、體育活動空間的建設投入方面,是很可憐的。

金牌小國是體育大國

前幾年雅典奧運會時,華東師範大學的許紀霖教授正在加拿大,他一邊在網上關注奧運會,一邊觀察加拿大人對奧運會和體育的態度,寫了一篇很有見地的文章《誰是體育大國》。他發現,加拿大人不大關心奧運會,不在乎拿金牌,但他們每天都在運動,划船、滑雪、打球、游泳、跑步等等。加拿大的公共綠地多,體育設施多,大部分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人們可以不分貧富自由享用。在加拿大,體育「不是展現國家強盛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所有國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實實在在的一部分」。他因此不無感慨地說:「加拿大雖然是一個金牌小國,卻是一個道道地地的體育大國。」相反,「中國的體育,從少年體校到國家隊,好像只有一個目的:到奧運會拿金牌。國際上拿不到的,也要到國內的小奧運–全運會上搶牌子。除此之外,別無目的。於是,體育只剩下一個意義:一切為了競標,一切為了勝利。因此也形成了贏家通吃的殘酷規則,拿了金牌,成為人上人,而其餘人,通通變成了失敗者,包括亞軍在內,只配享受殘羹剩飯。至於體育本身的意義,體育與普通國民的關係,不再有人關心,也不再當回事。」

這種中國式的體育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離開了體育本身,賽場不再是單純意義上的賽場,體育不再是尋常意義上的體育,稱之為體育政治或者政治體育是恰當的,因為在體育當中附上了太多政治的含義,給體育注入了太多非體育的成分。

中國的體育有太多政治含義

在體育政治當中,體育更多地承載了一個大國虛驕的民族主義符號,成了統治者向世界、向本國人民展示威力、強盛的一個砝碼。體育不再是全民身體的鍛煉活動,更不可能是培育公民的一項活動。在雅典,人類最早的大規模體育盛會誕生的地方,體育天然地就帶有公民參與公共事務、訓練合格公民的功能。王雲五先生對於現代體育精神有深刻的領悟,他曾經精闢地指出,一個人從幼年、少年到青年,在體育運動中,可以無形中養成團體精神、正當競爭、守規則、忠誠、毅力、勇敢、忍耐、不驕、不自私等美德。他認為運動場不光是養成優良運動家的地方,也是優良公民的養成所,體育設施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公民教育的設施。這些話,我們今天聽來是何等的陌生、何等的隔膜,如同天方夜譚。在以金牌為唯一目標的體育政治與公民美德、公民教育之間,我們實在找不出任何的關聯。

金牌寄託著虛榮的大國夢

北京○八奧運會已進入倒計時,奧運會在這個以金牌為目標的體育政治國度,將掀起新一輪狹隘民族主義狂熱。這種虛驕之氣骨子裡其實是虛無和虛弱,類似於生命的迴光返照現象,但還是有很多國人會喜笑顏開,在體育政治的光芒中感受大國的榮耀。在他們心目中,金牌甚至已不再是一場比賽勝負的標誌,而是寄託著一個虛榮、虛偽而空洞的「大國夢」。從體育我們可以確信,在這塊土地上,政治仍然籠罩一切、涵蓋一切,政治覆蓋了我們的全部生命,時時處處關心我們、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讓我們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奧運會的精神內核是什麼?生活在體育政治中的人們不會去追問。體育精神是什麼?早已在體育政治中迷失了方向感的人們不會在意。艾冬梅的金牌能不能賣出去,她們一家人的命運,以及百分之八十退役運動員的命運,又有多少人會放在心上?

轉自《爭鳴》2007年6月號(//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傅國湧:社會名流需要一點常識
傅國湧:為甚麼把「考上大學」當成終點?
傅國湧:讀史使人明智——讀汪榮祖
傅國湧:讀大學何以成了投資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