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知名企業接連陷假賬醜聞

人氣 507
標籤:

【大紀元6月1日訊】(亞洲時報 Anil Netto檳城撰文)近日多家馬來西亞上市公司相繼傳出賬目造假醜聞,使得馬來西亞企業的財務匯報和公司管理等問題,再次成為媒體曝光的焦點。這些醜聞不僅讓最近才走出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低谷的大馬股市再次蒙上了陰影,還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打擊。

今年年初,馬來西亞航空貨運業者「金鵬集團」(Transmile Group),被披露其2006年稅前盈利和應收款項,由於缺乏票據支持而未通過審計。隨即該集團宣佈針對賬目展開特別稽查。受此消息影響,金鵬股價持續暴跌,以致於過去兩年來的股票收益化為烏有,集團市值蒸發12億元馬幣(約3.54億美元)。

目前,金鵬集團的最大股東「郭氏集團」(Kuok Group)已下令對金鵬的賬目展開特別調查,同時還與金鵬行政總裁顏文安(Gan Boon Aun,音譯)和金鵬主席、前國家交通部長林良實(Ling Liong Sik)劃清了界限。

2 月15日,金鵬集團公佈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集團稅前盈利報2.08億馬幣,年收入同比增長80%,應收貿易賬款增長了2倍。三個月後,金鵬管理層於5月7日宣佈暫時停牌,並表示在本月初收到了該公司所委託的審計事務所德勤(Deloitte & Touche)的通知。通知稱,由於缺乏相關的票據支持,無法證實「部分涉及應收貿易賬款、以及與購置公司財產設備相關的交易行為」的真實性。

隨後金鵬董事會即宣佈,已委託摩斯倫風險管理公司(Moores Rowland Risk Management)對上述可疑賬目進行特別稽查。金鵬原定要在4月30日之前遞交財務審計報告,金鵬要求推遲期限,但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拒絕其申請,原因是申請不及時。

本月17日,大馬證交所發出文告說,證交所「非常認真地看待金鵬集團公佈不可靠賬目的事件」,並提醒該公司,必須儘快公開實際財務狀況。大馬證交所警告稱,「有鑒於此,我們極力主張投資者小心審慎地考慮對金鵬集團的投資決定。」

金鵬董事會表示,將力求在6月召開年度全體會議之前,得出最後的調查結果。不過,這次事件鐵定已對公司聲譽造成了嚴重影響,而之前公佈的未審計數據,也有可能做出大幅下調。

金鵬並不是唯一備受關注的上市公司。馬來西亞第二大金融服務集團「聯昌國際」(CIMB Group)日前也委託了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會計師樓,調查「南方銀行」(Southern Bank Berhad)2005年的財政報告。去年,聯昌國際通過其子公司「土著聯昌銀行」(Bumiputra Commerce Holdings Berhad Group),經過一場紛爭之後才完成對南方銀行的拼購。

聯昌國際集團行政總裁拉薩(Nazir Razak)去年曾表示,南方銀行的壞賬準備金製度缺乏嚴謹,因而歷年來的收入有誇大成分。儘管他在兩家銀行合併時就已知情,但是他卻未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我對南方銀行的記賬操作感到失望,」他說。

去年6月,在經過一番財務審慎調查和賬目核查之後,土著聯昌銀行不得不提高南方銀行的呆賬準備金,並將後者修正後的收入數據,再下調了近6億馬幣。這使得這宗馬來西亞有史以來最大的拼購案,籠罩在陰霾當中。

雖然聯昌國際聲明,對南方銀行的審查不會對土著聯昌造成影響,但這也暗示著土著聯昌不排除追索法律賠償的可能。目前,普華永道仍在審核南方銀行2005財政年度的賬目,以確定其財務報告是否真實,確實反映當時的財務狀況。

第三個注目程度相對較低的案例是,馬來西亞電信和寬帶服務運營商「NasionCom控股有限公司」一名前董事總經理和一名前董事會成員,日前涉嫌向馬來西亞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提供失實的公司信息而被起訴。兩名被告對這一指控表示否認。

今年2月,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點名批評了NasionCom,責令該公司在1個月之內修正和重新公佈其2005年度的財務報告。經調查發現,該公司的 2005年度財務報告含有虛假的銷售收入信息,在1.95億馬幣的總收入中,竟然含有實際上並未發生的銷售收入1.43億馬幣。

儘管金鵬集團和土著聯昌集團都已經採取了事後補救措施,但是這些醜聞卻使得人們對大馬公司財務報告的可信度、審計師和公司管理層的角色、以及公司管治情況等疑慮重重。

就金鵬一案而言,專家仍未確定致使賬目出錯的原因,是公司會計水平過低、還是公司高層蓄意在賬目中隱瞞某些事實。倘若只是會計方面出錯,審計師一般不會拒絕在報告上簽字。倘若是更為嚴重的問題,審計師一般則會簽字並註明持保留意見的內容。

另一個涉及金鵬案的重要問題在於,審計師是否按照法律規定,向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匯報了情況。還有,金鵬為什麼要等到4月30日的最後期限這一天,才通知證交所無法按時遞交財務報告,這又是一個疑點。

日前,馬來西亞經濟週刊《The Edge》的執行編輯西加蘭(P.Gunasegaram)發表評論文章指出,「金鵬集團的高層及其聘請的審計事務所,應該站在少數股東的立場上想一想,這樣才會知道他們給許多基金和長遠投資者帶來了多大的傷痛。」

至於南方銀行一案,為何銀行管理層和審計人員會對欠缺嚴謹的呆賬準備金視而不見,是一個很大的疑點,因為會計報告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審慎。目前,金鵬集團和南方銀行都已經展開了第二次賬目核查,因為第一次核查發現的問題似乎只是冰山一角。

駐吉隆坡的經濟學家蘇巴拉馬廉(Subramaniam Pillay)表示,「在金鵬一案中,很明顯最大的股東事先並不知情。現在還很難說這是個別的事件,還是一個揭露更多公司假賬醜聞的開始。」

他建議,應該重新檢視向高級管理人員派發股票期權的慣例做法,因為這樣做會誘使管理層人為抬高股價,甚至採取非法手段虛報盈利數字。(//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無視中共跳腳 菲律賓暫無撤出堤豐系統的計劃
消息:尋呼機爆炸前幾小時 真主黨還在發設備
以色列稱擊斃被美懸賞的真主黨高級指揮官
打造本土電池供應鏈 美再撥款30億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