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30日訊】在上周剛剛結束的中美經濟戰略對話上,對話的雙方都非常明白,他們的真正對手不是談判的對方,而是美國國會。如果美國國會的主流意見對談判的結果非常不滿意,無論鮑爾森和吳儀的爭辯多麼煞有介事,也難以避免國會對中國採取嚴厲的保護主義措施,而這些措施將不僅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而且還可能導致高速增長中的大陸經濟硬著陸,誘發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後果。
令許多中國人難以理解的是,美國的國會議員們,為什麼要對中國做出這種看似極不理性的反應。難道他們不知道,美國經濟是中美貿易不平衡最大的受益者嗎?中國人不僅用自己的血汗,大量向美國輸出廉價產品,而且還把自己用血汗掙來的錢,低息地借給甚至白送美國人去花,放著這樣的好事不要,世上還有比美國議員們更大的傻瓜嗎?
美國國會準備對中國大陸採取的保護主義措施,確有可能損人而不利己,但是,他們關於中國大陸經濟的直覺,卻是正確的。為了等待此次中美戰略對話的結果,美國國會專門推遲了一個龐大的聽證會在對話結束後立即舉行。聽證會的主題是“中國政府掌控經濟的程度及對美國的影響”。從這個題目不難看出,美國議員們指控中國大陸政府對經濟的掌控程度,已經危及了美國的利益。
中國大陸政府對經濟的掌控程度究竟有多深?表面上看,大陸市場上人貨流動自由,價格隨供求浮動,政府並沒有過分的直接干預。但是,如果看一下大陸的主要經濟資源和資產就會明白,政府對經濟的掌控之深,是正常市場經濟國家不可想像的。大部分不動產,包括名義上集體所有的農地,實際上都為政府所控制,更不用說金融和所有大型壟斷性產業和企業。那麼,大陸的“市場經濟”又怎麼能搞起來呢?
大陸的“市場經濟”是靠“分權而不分產”搞起來的,其結果是百姓的貨幣收入不斷增加,但政府控制的資產和資產價值則增長得更快。二十多年下來,這種“分權而不分產”的市場經濟的後果,已清楚地展現在人們面前。由於事實上大部分資產掌握在各級官員手中,經濟增長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官肥而民瘦”,以至百姓的消費,難以支持經濟增長。為了維持政治穩定和官員財富的增長,大陸當局只能靠擴大政府投資和出口來支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從而導致經濟的全面失衡。
大陸的當權者以為,“分權而不分產”的經濟模式,是一種皆大歡喜的多贏遊戲,百姓得到票子,洋人得了實惠,官員更是又富又貴,因此,可以永遠持續下去。殊不知,百姓並不傻,他們並不滿足於僅僅看到銀行存款數位的增長。一有機會,就要投資其他資產,從資產價值的增長中,更多分享經濟增長的好處。於是,先有城市房價失控,又有了現在股市的瘋狂。海外投機資本更是老謀深算,不僅在大陸的房地產市場上頻頻斬獲,更抄了大陸股市的穀低,賺了個盆滿缽滿。
美國的有識之士開始認識到,對大陸長期的貿易赤字,對美國隱含著重大的風險。首先是大陸購買巨額美國國庫債券,不僅威脅到美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更威脅到美元的穩定。在政治方面,對大陸廉價商品的依賴,削弱了勞工的談判能力,增加了分化美國社會的壓力。
總之,從長遠的角度看,真正損人不利己的,是大陸扭曲的經濟體制。這種體制不僅在大陸導致各種負面的後果,還給本國和外國的經濟穩定,帶來了巨大的風險。事實上,大陸和全球流動性過剩的最主要根源,正是大陸扭曲的經濟模式。現在看來,深知大陸經濟和美國政治的鮑爾森,策劃中美經濟戰略對話,實在是用心良苦。他希望通過這一場精心導演的雙簧,避免國會的不智之舉,爭取時間來化解中國經濟帶來的巨大風險。問題是,美國的議員們能理解鮑爾森的苦心嗎?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