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立品牌到跨國連鎖

【台灣生命力 】張永昌為傳統小吃創新局

為了幫忙家計,放棄升學的張永昌不放棄任何學習機會,將不起眼的路邊攤店面化及連鎖化,2000年鬍鬚張魯肉飯在日本成立第一家海外分店,邁向國際化……

文/卓心緣 照片提供/張永昌

人氣 48

一碗魯肉飯造就了一個品牌,一個堅毅的性格成就了跨國的連鎖事業,想像中的鬍鬚張負責人應該是一位豪氣干雲且不修邊幅的江湖大哥,沒想到識得其盧山真面目之後,才發現眼前這位相貌斯文又充滿自信的張永昌先生,便是鬍鬚張魯肉飯的董事長。張董事長雖然從小就跟著父母親在路邊擺攤賣魯肉飯維生,卻仍保有其慣有的書生特質,沈靜且好學。

原來「鬍鬚張」指的是董事長的父親張炎泉老先生,他才是鬍鬚張的前身──魯肉飯攤位的開創者。

張永昌的父親原本是一位木匠,因為產業環境的改變,收入也跟著減少,因此在張永昌還小的時候,便到親戚的攤位幫忙,希望改善家中經濟,沒想到一幫忙就此改變了命運;而隨著父母全心投入路邊攤的生意後,乖巧的張永昌注定就要過一個和同學都不一樣的童年了。


故董事長張炎泉採買補貨所騎乘之腳踏車(1976–1987年)。

童年回憶──宿命接受長子責任

因為父母擺攤的工作十分煩雜且忙碌,身為長子的張永昌,每天放學後,都婉拒同學結伴玩耍的邀約,飛也似地趕回家做飯給弟弟妹妹吃,在幫忙準備晚上要用的食物和餐具後,就和父母一起出門做生意,每天做到晚上十點多帶著年幼的弟妹回家後,又得揹著才剛出生不久的小弟洗衣、打掃清潔,將所有家事做完並哄弟妹入睡後,才能開始寫學校的功課。


張永昌(右一)國小一年級時的照片。

信念單純的張永昌,看著辛苦工作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在初中畢業後,就放棄了繼續升學的想法,唯一的念頭就是投入路邊攤的工作幫忙賺錢,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負起長子的責任,將無法脫離全家七口擠在一個房間,被人嫌棄的窘境。

認命又認真的張永昌從打掃、採購、烹調、服務顧客一直到結帳的每個環節,都認真的學習,也由於無怨無悔的投入,奠定了未來發展餐飲事業紮實的基本功。

退伍後,張永昌仍然回到家中幫忙,繼續他那洗碗時間永遠多於睡覺時間的路邊攤生活,不過和當兵前不同的是,張永昌開始思考這樣的擺攤生活是否是自己一輩子的事業?由於過於勞累,讓張永昌退伍後才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從原有的60公斤,掉到只剩下48公斤,身體的負荷讓張永昌下定決心,要將路邊攤的生意轉戰至店面。


1981年張永昌和父親顧攤情景。

用堅持和毅力說服父親開店

每天擺攤的工作不但耗費人力,而且不符合經濟效益,備料和擺攤的工作幾乎就占了三分之二的時間,真正能服務客戶的時間只有8小時,父母和自己每天平均只有3~4小時可以休息;張永昌體認到:既然要以這個工作當作自己一輩子的事業,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營業場所來解決這些問題,因此經過幾番深思熟慮後,決定說服父親承租店面。

不斷的堅持加上親友的勸說,張永昌終於說服父親願意讓他分租一個店面開始經營魯肉飯生意。就在1971年,這個原本在台北民生西路經營超過10年的魯肉飯攤位,正式轉至店面經營後,便開啟了不一樣的生意格局。此時的張永昌開始覺得這是一份真正屬於自己的事業,而為了負擔每月四萬元的租金壓力,更為了向父母證明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張永昌開始設定目標,並按照計畫執行,慢慢建立制度化和標準化的作業流程。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張永昌的努力有了回報,成立店面後的魯肉飯生意因為營業時間的增加及管理有方,開店不到半年的時間,每天的營業額從新台幣七、八千元提升到兩萬五千元,比起之前在路邊攤的營業額足足超過了三倍。

張永昌父子秉持路邊攤時代那種「做吃的要做到自己敢吃、喜歡吃才能賣給客人」的精神,讓魯肉飯專賣店的生意越來越好,因為口碑慕名而來的客人也就越來越多。

可是正值年輕充滿企圖心,對事業還有許多熱情和衝勁的張永昌,是不會那麼容易滿足的,張永昌對父母說他將要開10家以上的連鎖店,當時父母笑他是「乞丐許大願」(台語),然而聰明肯學習的張永昌,總是積極地把握任何一個可以學習和改變的機會自我突破。


張永昌帶領全家登頂玉山訓練耐力、毅力。

以創新和突破為成功找到方法

張永昌為了更有制度地運作與長久發展,他決定改變傳統小吃店的作業模式及思維,除了將以往小吃攤及小吃店老闆娘身上背著的那個「錢袋」改成收銀機,又將「自己人」才能收錢的習慣完全改變,讓招募而來高職畢業生──「外來的陌生人」對著菜單結帳,每日再由店長直接將收入存到銀行,每個月還公開損益表以凝聚員工對公司的向心力。

如此大的收銀改變讓長年事必躬親的父母產生極大的恐慌和不安,於是張永昌利用進貨數量和銷售額的比對及營業報表和銀行存摺的佐證,來解釋和證明「錢沒有不見」,以化解倆老的疑慮。

在一碗魯飯只賣新台幣7元的年代,張永昌竟然決定要在店內裝設一台要價15萬元的冷氣機,他一提出這個想法,就立刻被所有人否決,不但他的父母不同意,連洗碗、掃地的阿伯、歐巴桑,都潑他冷水。面對這些反對意見,張永昌並沒有退縮,仍然堅持裝了冷氣,因為勇於創新的張永昌開始落實他的經營理念──讓客人舒服快樂地用餐。果然,裝了冷氣之後,營業額立刻就破了一天10萬元的大關,創下夏天生意比過年好的營業佳績。

一步一腳印,張永昌落實自己將近半甲子歲月的學習,將一個路邊攤店面化及連鎖化成功,2000年更與日本公司合作在東京成立第一家海外分店,目前的四家海外分店都集中日本,期待以日本的高品質檢驗,邁向國際化之路。


2004年張永昌至日本石川縣金澤市工業大學店參加日本分店開幕典禮。

*****

熱愛學習 找到生命中的貴人

初中畢業後的張永昌為照顧家計而放棄繼續升學,但是勤苦好學的他,為了培養自己的待客溝通能力,即使收攤後已是凌晨2~3點鐘,依然打起精神和朋友相約在清晨6點出門去學習日語。

成立店面之後的張永昌不但積極將所有事務系統化和標準化,更和太太參加各種管理相關的培訓課程,以提升管理能力。在還只是一家店的時候,張永昌便花了二十萬邀請「洛桑餐飲顧問」建立公司的CIS(公司識別)系統,張永昌回憶說:「我爸爸那時候說,笑死人了!一家賣魯肉飯的還要請顧問。」張永昌不為所動,逐一完成顧問要求的作業,也學會如何看懂財務報表。

除此之外,他更把握機會引進專業人士來協助公司成長,不斷充實新知的過程中,張永昌在一個演講的場合上,結識了當時已在知名大企業服務的張燦文,以無比誠懇的態度邀請張燦文加入他的團隊。張永昌說:「副董張燦文是公司進步的最大功臣,除了設定組織目標和建立公司制度外,並將父親多年來的行動具體落實為『品質、口味、服務、衛生』八字真言。而在私人的情誼上,他亦如父如兄般給我關懷和協助。」

張永昌說,受張燦文的影響,養成自己愛讀書的好習慣,因為學習可以幫助一個人內省,進而放下過去影響自己成長的負面因素而蛻變。

聽張董事長興高采烈地談公司未來的發展、人才培訓及社會公益,卻對自己過去的成長經歷如此輕描淡寫,就可以知道他早已將過去的悲苦歷練,轉化為正面積極向上的能量,誠如他所說的:「唯有活在當下,盡力而為,人生才不會有遺憾!」他也相信「成功的人找方法,失敗的人找藉口」這一路伴隨他成長的人生準則,將會繼續陪伴著他成就「賣魯肉飯賣到全世界都知道」的夢想和大願。@*


張永昌在公司內部講師培訓營分享讀書心得。


張永昌率領員工一同響應清潔地球環保台灣清掃日活動。


張永昌帶領全體員工參訪山水米有機稻場親自下田體驗農耕生活。


張永昌和張世杰(總經理)夫婦,兄弟共同為鬍鬚張努力打拼。


張永昌率領公司主管在金山參加主管會議暨卓越團隊潛能挑戰營。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生命力】在祖靈土地上站起來—南島採集館蘊含大自然能量
【台灣生命力】黑墨線條 乘真善而凌越——訪書法家馬銘浩教授
【台灣生命力】舞動人生——李慧美
【台灣生命力】綠色生活地圖 發現不一樣的竹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