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三日專電)德國的出生率直直落,去年每名婦女僅生育一點三六個寶寶;為了鼓勵民眾多多生小孩,德國計畫在全國各地廣建托兒所,並大量聘僱保姆,目標是全國三歲以下的嬰兒,至少三分之一能獲得政府提供的全天候育嬰和看護服務。
目前,德國西部從八個月到三歲大的嬰兒,只有百分之七點八能獲得政府提供的全天候看護服務;不過前身為東德的德國東部,延續社會主義國家的傳統,獲得這項服務的比例高達百分之三十九,當地婦女的就業比例也遠比西部高。
為了鼓勵父母兼顧家庭和事業,德國政府的目標,是在二零一三年以前達到歐盟的平均水準,使全國三歲以下的嬰幼兒,至少百分之三十五能獲得政府提供的全天候育嬰和看護服務,其中七成由公立托兒所、三成由保姆負責,政府預計每年斥資三十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
德國家庭部長賴恩二日與各聯邦的官員達成共識後表示,許多父母等很久還等不到托兒所的空位,因此政府的動作要快,百分之三十五的目標並非一成不變,還需針對各地的需要調整,例如大城市對托兒所的需求遠比鄉下還大。
受到基督教傳統的影響,是否該由政府出資看護三歲以下的嬰兒,在德國是極具爭議性的話題。保守人士認為,嬰兒出生後應該由母親親自扶養長大,不應假手他人,因此極力反對政府興建托兒所。
因應現代職業婦女的需要,德國政府這次決定出資廣建托兒所和聘僱保姆,在德國堪稱是劃時代的家庭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