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 :美國媒體中了趙承熙的圈套

袁曉明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訊】【按:CNN曾經跟暴君薩達姆做交易,那可不是受騙,是合作。左派媒體的道德底線在哪呢?】

據美國媒體報導,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殺案的兇手趙承熙是一個沉默寡言、非常孤獨的學生,在過去,他一直不引人注意,不願意與人打交道。有學生說,主動與他打招呼,他也不會理會。在教室裡,他總是坐在最後一排,幾乎沒有什麼發言。

毋庸置疑,趙承熙是自己策劃、執行了屠殺計劃,那是他罪惡的選擇。可他所在的環境特別是美國媒體,卻在一定程度上幫他完成了最終的計劃。我在這裡並非是在為趙承熙的罪惡進行開脫,我也不會怨恨美國槍支持有者的權利。相反,我認為,如果當時有老師和學生合法地持有槍支,生命的失去就完全可能減少。但像他這樣的罪犯,可能都有一個的共同點,那就是他們可能需要通過一起驚天動地的事件,甚至是以滔天的罪行為代價,去引起世界的注意——此計劃的完成,必須要以現代媒體的配合才能完成——幾天前,幾乎無人知曉趙承熙的存在,今天,他卻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槍擊案主角,邪惡地奪取了32個人的生命,這也許就是他的期望:有一天,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他的名頭,哪怕是通過製造邪惡的罪行。

事實正是如此。4月18日,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收到一件趙承熙寄來的郵件,趙承熙在4月16日上午進行第一波屠殺後,寄出了這個郵件。在郵件包裹裡,有趙承熙數天前精心製作的錄像和照片,並有長篇殺人宣言,宣佈他的殺人計劃。NBC立即將郵件交給美國當局,儘管有許多人反對,但NBC在夜間新聞中,仍然播放了部分趙承熙舉著槍的照片和部分錄像片斷。這是有新聞價值的材料,但也是為了提高NBC的收視率。正如接受NBC採訪的一位前聯邦調查局官員所說,兇手趙承熙的計劃,就是要通過美國媒體實現他「榮耀」的終極目標。因此,趙承熙成了他自己定義的最終「勝利者」。美國媒體幾乎是按照趙承熙的計劃,在實現他的死亡期望,併成就他的「榮耀」。而這無疑是在往受害者家屬的傷口上撒鹽。

當然,我並不反對媒體對這樣的重大新聞進行報導和分析,但當今的美國媒體除了報導事件外,卻很少譴責兇手邪惡的罪行,反而強調他的孤獨、病態,並使用許多中性的詞彙。比如在報導中,使用的是「33人死亡」那樣的描述,卻不能以「32人被槍殺,兇手自殺」那樣精確的句子做清楚的報導;更多使用「悲劇」的描述,卻迴避「兇殺」一詞。現代自由派統領的美國媒體已經太缺乏對邪惡的譴責,甚至一些人否定絕對邪惡的存在,更多去發現兇手邪惡選擇之外的因素。比如,趙承熙在這個社會中感到孤獨、在社會中所承受的不公,等等。更有甚者,居然把一些兇手當成了受害者,比如9·11的一名同案犯,就因為小時候他父親對他有責打而獲得減刑,理由是他的精神受到刺激,他也曾經是受害者。

沒有人反對從心理學、社會環境方面解讀兇手的動機。但忽視兇手的邪惡,忽視對被害人所犯下的罪行,忽視對受害人家庭以及整個社會造成的痛苦,並同時給了兇手如此之大的「宣傳」,播放趙承熙自認為「很酷」的舉著槍的造型的照片,以及宣誓殺人的錄像……這其實在無意識中,成為潛在犯罪的「鼓勵」,有誰知道,多少這樣的邪惡之人正打算「複製」趙承熙驚天動地的「大作」。在槍殺案的第二天,美國數所大學又接到炸彈威脅,這並非太巧合,而是有人乘機行事。

此外,如果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槍殺案兇手沒有自殺身亡的的話,在審理過程中,辯護律師一定會以精神壓抑等為罪犯開脫,也許最終陪審團會將罪犯送進精神病院,而不是死刑的小屋。在這一點上,美國現代自由派強調社會環境,忽視個人責任,應該說走到了極端。作為現代自由派代言人之一的美國媒體,則表現得更充分,不只在新聞報導的用詞上,就是大多數評論分析,也都迴避對兇手邪惡的譴責。事實上,趙承熙有不同於正常人的地方,但並非就是精神病人,從他的周密計划來看,他是一個受邪惡驅使的人,他的行為不是精神病發作,而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邪惡目的。

美國媒體缺乏對邪惡的譴責,看似在追求報導的客觀、中立和寬容,但卻混淆了正義VS邪惡的概念,並給了兇手趙承熙「榮耀」自己的平台,這對當今和將來的社會,都有難以估量的誤導和危害。

--原載:《袁曉明Blog》,2007-04-20
//blog.sina.com.cn/yuanxiaoming(//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張平: 英雄教授與以色列人的救助精神
悲劇暴露「移民1.5代」之苦
郭慶海:33人與32人的命運之同與不同
NBC新聞總監出馬 為播出趙承熙影帶辯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