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普:美國面臨自由與安全的兩難選擇

未普

【大紀元4月25日訊】4月16日,美國弗吉尼亞州理工大學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槍擊案,32名師生被一位心智失常、但輕易取得槍支的同校學生趙承熙槍殺。消息傳出,舉世震驚。人們在問為什麼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美國的槍支管制問題。

美國校園槍擊案屢屢發生,在過去的十年中,從哥倫拜高中,到阿米什小學,再到弗大,平均每年發生兩起。而弗大的死亡人數在校園槍擊案中創下了最高紀錄。除了校園槍擊案外,美國發生在工作地點、大街上和住宅裏的槍擊案之頻繁,死亡人數之多,同樣令人咋舌。《經濟學人》說,自1963年美國總統甘迺迪被刺殺後,美國人死於槍下的人數比二十世紀戰死在國外的總人數還要多,而僅2005年這一年,槍殺案就達一萬四千件,用槍自殺案達一萬六千件。

不少人認為,這些此起彼伏、無休無止的槍殺案,特別是惡性槍擊案,應當足以引起美國政治人物對槍支問題的關注,應當足以形成強大的公共輿論壓力,對槍支氾濫進行管制。實際上,在槍支管制問題上,惡性槍擊案與政治人物的立場和要求控槍的公共輿論之間,並沒有這種明顯的對應關係。

美國總統布希在弗大槍擊案發生後,重申了他的一貫立場,即,美國人民有持槍的權利。有兩名總統候選人,也表達了像布希一樣的立場,而其他政治人物沒有提到任何有關槍支管制的問題。政府的立場如此,民意的看法如何呢?弗大槍擊案發生以後,一些民調機構立即作了調查。MSN-Zogby4月17日和18日的調查顯示,59%的美國人不相信更嚴格的槍支管制能夠阻止弗大血案發生,只有36%的人相信可以避免這類槍擊案。而蓋洛普在過去16年間進行了20次類似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主張更嚴格管制的民眾,在經歷哥倫拜高中槍擊案時,只是從原來的60%上升到66%,然後在一年之間,又下降到60%。

在槍支管制問題上,為什麼惡性槍擊事件對美國政治人物和民意的影響有限呢?這要從美國民意對槍支管制的分歧說起。美國民意分為兩大派,一派反對管制,一派支持管制。反對派以全美步槍協會為代表,反對任何形式的槍支管制。他們認為,美國民眾持槍的權利,是憲法賦予的,是神聖不可侵犯的。他們說,“如果你支援哪怕是溫和的槍支管制政策,那你就是自由的敵人”。支持派以手槍管制有限公司為代表,他們認為槍支氾濫已經威脅公共安全,主張對槍支進行嚴格管制。他們希望這次的校園槍擊慘案能夠喚醒公眾意識。

美國人民顯然面臨著自由與安全的兩難選擇。他們希望享有公共安全,但他們不願意為了被政府管制的安全,放棄憲法賦予的持槍的自由與權利。另一方面,他們享受憲法賦予他們的持槍的自由與權利,但又不希望一些人的過度濫用自由,威脅整個社會的安全。

面對民眾的兩難選擇,美國政治人物不能不投鼠忌器,而兩黨之爭使槍支管制變得更為複雜。一貫反對槍支管制的共和黨人不願意顯出,他們對公眾安全無動於衷,而一向支持槍支管制的民主黨人也不願意因為動作太大而被指責為以自由為敵。特別是在大選期間,政治人物的選擇如果背離民意的走向,他們就有可能會喪失選票。民主黨人在2000年總統大選失敗,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戈爾支持槍支登記的立場,使他在田納西、阿肯色和西佛吉尼亞失利,從而失去了整個大選。

美國人民對自由和權利的堅守,固然讓人理解,但是已經頻繁多發、如不採取行動將會更加頻繁多發的惡性槍擊案,對公共安全已經形成嚴重破壞,而這種狀況決不是制定憲法的先賢們所願意看到的。自由與安全之間的適當取捨,應是不能不作的選擇。

──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維州理工大學槍擊案後  今天恢復正常上課
科學家尋求中止人類腦部暴力區化學變化
大屠殺後 維州理工復課
新唐人週二直播預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