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新紀元週刊第13期
羅馬是世界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古羅馬帝國的發祥地,曾經是歐洲全盛時期的強國,雄霸一方。遊客來到羅馬就仿佛來到一個露天博物館。羅馬競技場、萬神廟、君士坦丁拱門,都讓人們想像到昔日古羅馬帝國的壯大與強盛。
羅馬除了展現宏偉的建築,也有它精緻的一面。羅馬的噴泉無處不在,大大小小共3,000多座。市內有100多處經過設計的噴泉造景,在廣場街角、公園路旁,甚至是許多人家的庭院裏,都有各種景觀的噴泉,泉水叮咚。因此,羅馬也被譽為「噴泉之都」。
幸福噴泉又名特雷維噴泉(Fontana di Trevi),是羅馬最大最雄偉的巴洛克風格噴泉。它位於市中心,在穆拉特街(Via delle Muratte),一個地下導水管的終點,位於一個很特殊的位置上。這個導水管建於西元前19年,把距離羅馬20公里外的沙龍泉水(Salone Springs)導入羅馬,供給古羅馬的人民用水以及噴泉。
視頻:羅馬的幸福噴泉
18世紀修建 表現神話色彩
幸福噴泉是18世紀建築師薩爾維(Nicolo Salvi)受命於當時的教皇克里門七世(Pope Clemens XII)所設計,高25.9米,寬19.8米。1732年開始修建,於1762年完成,是羅馬噴泉中比較年輕的一座。
遺憾的是,建築師薩爾維生前並沒有看到自己作品的完成。其後,幸福噴泉經貝尼尼(Bernini)派的幾位建築師再行修飾,而有現在的模樣。1998年,噴泉經過翻新,石雕被重新擦洗,噴泉安裝了迴圈水泵,水中添加了氧化劑。
噴泉的背景建築是一座海神宮(Palazzo Poli),4個科林斯式(Corinthian)的半露柱直通2樓,顯得無比高大雄偉。噴泉建築完全採用左右對稱的設計,巨大構想的主題是馴服波濤洶湧的海水。在中央,海神尼普東(Neptune)站在貝殼站車上,左右各由一匹海馬拉著奔馳,海馬長著一對巨大的翅膀。一匹海馬表現平靜、順從,另一匹海馬則難以控制。駕馭海馬的是海神尼普東的兒子,人魚形象的特里同(Triton),他上半身是人型帶著一條魚尾巴。
海神像是在1762年由雕刻家伯拉奇(Pie-tro Bracci)所設計。在海神的後側方站著兩位神女,一位代表充足富裕(Abundance),祂正從罐子裏向外播撒水;另一位代表有益健康(Salubrity),祂拿著碗,讓一條大蛇飲水。在柱子頂上有四位代表四季的少女像。每個雕像的神態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整體組合起來就更是美侖美奐。噴泉的主體在海神的前面,泉水由各雕像之間、海礁石之間湧出,流向四面八方,最後又匯集於一處。
位於羅馬的特雷維噴泉,噴泉的背景是一座海神宮,4個半露柱顯得無比高大雄偉,海神尼普東站在中央。(新紀元)
位於羅馬的特雷維噴泉,噴泉的背景是一座海神宮,4個半露柱顯得無比高大雄偉,海神尼普東站在中央。(新紀元)
駕馭著海馬的特里同,他是海神尼普東的兒子。(新紀元)
駕馭著海馬的特里同,他是海神尼普東的兒子。(新紀元) |
1762年由雕刻家伯拉奇所設計的海神像。(新紀元) |
在海神宮上方的柱子頂上有四位代表四季的少女像。每個雕像的神態都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新紀元)
羅馬美麗傳說 遊客拋幣許願
泉水有一則美麗的故事:有羅馬士兵征戰歸來,口渴難耐,途中遇到一位少女,帶領他們來到此泉,得以消渴。一個帶來好運氣的泉,終變成「許願泉」了。
傳說,只要能背對著這個許願池,把硬幣拋入池中,將來就一定會再回到羅馬。但很多人來到這裏,都不只許這個願呢!而且,拋擲硬幣有個規定,須背對著噴泉,右手拿著硬幣越過左肩,才投入許願池中。
許願池的雕刻十分細膩,每尊雕像就是一件完美的藝術作品,成為著名電影《羅馬假期》的場景之一,這麼一來,幸福噴泉又多了個稱號——愛情池,為幸福噴泉增添浪漫色彩。後來許多遊客許下的願望跟愛情有關,希望為自己帶來好姻緣,或者是希望自己能和所愛的人終有一日走上紅毯的另一端。
現在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除了為了愛情許願外,有的為了事業,為了健康,有的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人權關懷,大家都向許願池許願拋硬幣,以致於羅馬執政當局派人每週清理一次,收集、清洗池中的硬幣。一年可以收集大約60萬美元。政府把這筆可觀的錢轉交給一個國際天主教非政府組織,用於支援羅馬一處能收留25個愛滋病患者的庇護所。@
噴水池以許願出名,傳說只要旅客背對噴水池將錢幣投入池中,便可再度回到羅馬。清澈的池底,可見各國錢幣。羅馬政府定期收集這些硬幣,充做慈善基金。
許願池中的錢幣一週清理一次。(Getty Images)
|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