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岳芸編譯報導)一位叫畢克(Ferdinand Peck)的芝加哥商人,為了要建蓋一座全世界最大、最豪華、最昂貴的歌劇院,足以與紐約市林肯中心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媲美,並且讓芝加哥的勞工階層者都能接觸到高尚文化,於是,1886年12月籌組一個協會,力邀當時芝城的許多企業界大亨加入。
在這個協會裡,邀請最著名的建築師阿德勒(Dankmar Adler)與沙利文(Louis Sullivan)共同設計。1989年,奥迪托勒姆建築大樓完成(The Auditorium Building,「auditorium」有「觀眾席」「大禮堂」之意),大樓的外觀結構看起來穩重、令人印象深刻,宏偉的建築規模,當時頗受矚目,並是芝城彼時最高的建築。
這棟建築的中心是4,200個座位的奥迪托勒姆劇院(Auditorium Theater),原先的計畫是作為表演大歌劇(Grand Opera)之用。依照畢克(Ferdinand Peck)的民主化想法,劇院的設計要讓每個座位都能有很好的視野與音響效果。原先劇院的設計是沒有包廂。
芝加哥交響樂團(The Chicago Symphony Orchestra)1891年10月16日在奥迪托勒姆劇院首演,並且以奥迪托勒姆劇院為主要的表演場地,直到1904年搬到新落成的管弦樂團音樂廳(Orchestra Hall)。
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1912年在芝加哥奥迪托勒姆劇院發表著名的《公麇黨員》(Bull Moose,或譯成《進步黨員》)演說,並由國家獨立進步黨提名角逐美國總統。
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the Great Depression,1929~1940),奥迪托勒姆劇院曾經關閉。1941年,由芝加哥市接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作為服務中心。直到1967年重新開放,上演紐約市的《仲夏夜之夢》芭蕾舞。
1970年,奥迪托勒姆劇院列為全美歷史地標的注冊名單上。1975年,獲得全美歷史地標的資格。1976年,成為芝加哥的地標。
芝加哥奥迪托勒姆劇院的內部建築。(圖片由劇院提供)
1989年,奥迪托勒姆劇院落成100週年,上演雨果名著改編的《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從此開啟了引進百老匯大型知名節目的新紀元,如《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西貢小姐》(Miss Saigon)、《畫舫璇宮》(Show Boat)等。
2000年,奥迪托勒姆劇院收到1,300萬美元的補助金,作為整修之用。2001年,劇院開始第一階段的主要整修,包括重新粉刷整座劇院。舞台、觀眾區、著名天花板拱門等都回復到原始的顏色與落成狀態。2002年,第二階段整修,增加劇院多方面的功能,如新的管弦樂團演奏區有可移動的座位,增加現代怡人的設施。
《美國建築簡史》把奥迪托勒姆劇院的內部裝潢,評為「最接近歐洲新藝術(Art Nouveau)建築風格」。
目前到芝加哥奥迪托勒姆劇院參觀,每人一次收導覽費八美元。
遊客參加芝加哥奥迪托勒姆劇院的導覽。(圖片由劇院提供)
在這家劇院的三月份行事曆上,寫著3日下午2點與7點,將各有一場穿越時空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表演。該晚會去年首次在芝加哥另一劇院演出,吸引四千嘉賓共享神話之旅。今年以全新的節目展現給觀眾,預期會給該劇院再增添歷史紀錄。
參考資料:基維百科、The Auditorium Theater網站資料。(//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