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道)每到過年的時候,農民工問題都會隨著那日夜不斷的排隊長龍和擁擠不堪的交通運輸而浮出水面,讓人意識到自己所在的城市還有那麽多外來人。據交通部預計,從2月3日到3月14日的今年春運期間,大陸旅客運量將達到21.7億人次,火車旅客發送量將達到1.55億人次,這無疑創了世界之最。
春運:中國式劫難
據調查,春運旅客中80%以上是從農村到城市打工的農民工,一年一度囘家探望親人,一個月後再回到城裏掙錢養家糊口。新華社2006年10月引述國家人口計生委的數據稱,中國目前流動人口數量已經達到1.5億人,佔總人口數的十分之一,而流動人口當中80%以上是農民工。
BBC在透視中國欄目 “春運-中國式劫難”一文中稱:頗具中國特色的一年一度的春運,被視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集體遷徙。它年年以髒亂、擁擠和無序的方式,驚心動魄地暴露在世人面前。
不少民工在冰雪或風雨中,排隊等候了三天三夜也買不到一張回家的車票,有的不堪重負,得上了間歇性精神病,爲了在擁擠的火車上生存,不少人穿著”紙尿褲”上陣,十多小時的車程,車廂超員三四倍是常態。
然而在這民工潮的背後,就是因戶籍制而引發的城鄉差異。近日國際人權組織“大赦國際”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數以千萬計的民工在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卻遭受各種人權侵犯和歧視,成為城市中的二等公民。
飽受歧視的二等公民
報告統計說,過去20年年來,中國有近二億民工從鄉村遷移到城市。雖然近年中國推出不少旨在改善民工待遇的改革措施,民工們卻仍然經常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工作,以及無法得到足夠的醫療和教育資源。
報告說,在戶口制度下,民工們要得到公安部門發放的暫住證,必須提交大量文件並繳納各種費用。很多人因無法滿足這些條件,而淪爲自己祖國裏的“非法移民”。新華社稱截至2005年6月30日,全國公安機關共登記暫住人口8673萬人,而實際農民工近2億,可見一半多的農民沒有暫住証。
報告還稱,即使能夠領到暫住證的人,往往在住房、教育以及醫療保障等方面仍然不斷遭遇歧視。 他們因戶籍問題被排斥在城市保健措施之外,加上工資偏低,絕大多數人不能承擔個人醫療保險,更無力支付醫療費用,因此基本上沒有醫療保障可言。
在飽受歧視的同事,民工還受到企業主的剝削,大赦國際報告揭露說,包工頭們往往會利用民工的“暫住”身份對他們加以更加盤剝。拖欠工資的情況十分普遍,去年大陸就發生過好幾起因索要工資而發生的殺人命案。
“大赦國際”預言2015年,中國將有3億人口從農村遷徙到城市,報告形容這是“和平時期最大的移民潮”。
2006年10月22日,一個孩子孤獨的坐在碎石堆上,她的父母正在撿破磚塊準備回收賣錢。(Getty Images)
民工子弟的心裏話
民工被歧視,不光表現在他們自身,還體現在其後代上。今年中央電視臺大年三十晚會上有個節目叫《心裏話》,許多觀衆評論說,30多個農民工的孩子登上春晚舞臺,說說他們的心理話,這無疑是整台晚會最感人的亮點。
然而有報道披露,這些心裏話是“被閹割”了的,原文叫做“我是誰”:“昨天,有人要問我是誰,我總不願回答,因為我怕,我怕被城裏的孩子笑話……我們的校園很小,放不下一個鞍馬,我們的教室很暗,燈光只有幾瓦,我們的椅子很舊,坐上去吱吱啞啞。 要問我此刻最想說什麼,我愛我的媽媽,我愛我的爸爸,因為是媽媽把城市的馬路越掃越寬,因為是爸爸建起了新世紀的高樓大廈,北京的2008也是我們的2008。
表演的結尾是:“作文課上,我們寫下了這樣的話,別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別人比明天。”有網友評論說,這顯然不是孩子們的話,原文是:“要問我最想說什麼,我愛我的北京我愛我的國家。”儘管編劇想借此鼓勵人奮發圖強,然而真實情況是,民工子弟校的教學質量很差,根本就無法和其他學校比較,與別人比明天只是一句美好的願望。
據調查,目前在北京有800家民工子女學校,但政府認可的沒有幾傢,師資教學力量很弱,而且沒有高中,孩子們念完初中就得回鄉或者失學。另據中國民政部調查,全國約有15萬“流浪未成年人”,但英國的慈善組織估計,包括流動人口兒童的街童總數達到30萬。 這些農民工的孩子缺乏照顧,其教育問題已成爲社會一大難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調查報告指出,中國有超過2000萬名農村留守兒童,由於父母長期在外打工,這些孤獨的孩子在學習與行為上出現很多問題。 比如在安徽省就有22%的農村父母到城市地區工作,而這個數字仍在上升中。
報告說,由於缺乏父母的關愛,這些孩童往往喜歡獨處,也變得叛逆。去年,安徽省巢湖市一個女生因為覺得祖父母不瞭解她而縱火燒掉他們的房子。據另一項調查,在2005年,巢湖72所初中學校裏,有80%升學考試不合格的學生為留守兒童。
2006年11月4日,一個農民工正在上海世界金融中心的建築工地上。2008年建成后,這座高492米,擁有101層樓的金融中心將成爲世界上最高的樓。(Getty Images)
戶籍制是最反動的制度
2006年3月,美國之音記者就取消戶口制採訪了不少大陸民衆。有人稱,戶籍歧視和種族歧視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一個人生在什麽地點,什麽家庭就決定了他未來上學、工作以及生活方方面面的一切。在國民黨時期都沒有的戶籍制,卻因共產黨的一句話就把人分成了不同的等級。
許多人表示,“設立戶籍制度是對人權的侵犯,是對中國人民最殘酷、最沒有人性、最反動的制度。應該立刻取消。”
早在幾年前,中國政府就開始試行戶籍改革。2005年11月,全國已有山東、遼寧、福建、廣東等11個省的部分公安機關開展了城鄉統一戶口登記工作,計劃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界限。《中國日報》廣東省省委副書記區廣源曾說,一、兩年內,廣東省將會允許所有農民登記稱為城市居民。
但該項改革試行沒多久就被告停,因爲實施起來難度大。《中國日報》引述北京公安局說:”交通、教育、保健等的壓力增加,加上犯罪率上升”,迫使取消了該措施,因爲中國沒有大城市準備好應付可能帶來的大量移民。
農民收入是城裏人的1/6
據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和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06年《農村經濟綠皮書》顯示,2005年中國城鄉人均收入比例是3.22:1。 2005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255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493元。
新華社報道指出,如果考慮到城鎮居民享有各種補貼、勞保福利和社會保障等隱性收入,以及農民尚需從純收入中扣除柴草、各項收費和用於再生產的部分,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差距約為5:1甚至6:1。 綠皮書還預計,06、07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將進一步擴大。
中國社科院專家舉例說,一個擁有北京市戶口的市民,如果年收入低於2500元,就將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每月得到數百元的補助,而在中國,年收入低於2500元的農民有近2億人。有民衆甚至稱:中國城鄉差別已到了“一國兩制”的地步。
2005年六一前,北京一個外出買菜的農民工和他的女兒。据中國官方報道,中國目前有1.4億農民工,他們的子女上學問題成了一大難題。(Getty Images)
戶籍制障礙社會公平和正義
許多人認爲,戶籍改革不是戶口問題,而是解決城鄉差異、城鄉不平等的問題。北京大學法學院一教授表示,制定戶籍改革措施的一律是城裏人,論述改革也多數是城市人。 “因此我主張這類問題的決策權不在政府而在人大,全國人大應該制定原則性的規定。只有這樣,鄉下人進城享受到的待遇才不是城裏人的仁慈所賜,而是一種權利,一種公民的基本權利。”
今年2月26日,在兩會前夕,新華社刊登了溫家寶總理一篇題為《關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歷史任務和我國對外政策的幾個問題》的署名文章,呼籲“逐步實現社會公平與正義”。有網友評論說,如何處理戶籍制這個最不公正,最不正義的社會現象,是對胡溫政權一個最真實的考驗。
這周公佈的《中國青年報》聯同新浪網的一項調查顯示,91.7%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進行戶籍改革,以對相應的社保、醫療、教育、就業,以至於交通事故賠償”同命不同價”等不合理規定作出改革。由此可見,民眾要求改革戶籍的呼聲日益高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