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合作泛星計畫 提升台灣天文實力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嘉義二十二日電)台灣天文研究團隊在行政院國科會的支持下,參加美國的泛星計畫,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助理教授周翊指出,未來再配合台灣自建兩米望遠鏡,可提升台灣在國際天文領域競爭力。

周翊指出,台灣靠著大量資料及影像處理經驗和能力貢獻團隊,也同時獲取最新資料,未來再配合台灣自建的兩米望遠鏡,可強化後續觀測能力,大幅提昇台灣在國際天文領域的競爭力。 泛星計畫 (Pan-STARR)是由美國國務院透過空軍委託夏威夷大學在夏威夷建置的望遠鏡,總經費達六千萬美元,第一階段先建一座望遠鏡,預計今年底可以建置完成,這項計畫已經有美國、德國、英國等大學團隊加入,台灣是亞洲唯一加入的代表。

這個計畫第一階段開始時,同時第二階段也開始著手規畫,準備興建四座1.8公尺超廣角 (7度平方)的望遠鏡,同時具備革命性1.4gigapixels的相機,每4到7天巡天一次,找出所有變化的天體與現象。

周翊表示,當初Pan-STARR計畫要找國際伙伴時,第一個先找上台灣,因為台灣過去參與過中美掩星計畫,有處理大量資料的經驗,同時天文所的研究生還有自行設計影像軟體的能力,顯示台灣有一定的成熟度。

這座望遠鏡已建構完成,但距離科學數據產出,還需測試、實驗、系統整合;過去是以模擬或紙上作業,或用別的數據,現在有了真正設備,就必需考量軟硬體配合、介面整合、數據處理流程,以及大畫素相機的操作配合等問題。

周翊指出,所有參與者都可使用 Pan-STARR所拍的照片,但真正的本事是接下來會不會使用數據,台灣雖然未參與興建,但計畫團隊非常希望改進資料處理能力,這就是台灣要表現之處,台灣的經驗豐富,在合作上絕對有一定的地位。

他舉例,天文領域中較熱門的是「暫現現象」,是突然發生的,不知何時、何地,即使 Pan-STARR的望遠鏡拍攝下來,後續還要繼續觀測型態進行分析。

例如用 Pan-STARR看到一個超新星,但不知是什麼型態和內涵,其中甚至有一種甚至對「宇宙論」非常有幫助,這些型態都可以用台灣準備自建的兩米望遠鏡後續觀測。

周翊說,只要資料傳回來,鹿林天文台的兩米望遠鏡立刻觀察分析,台灣絕對拿到的是全球獨一無二的資料,遠遠將其他國家拋在後面。

相關新聞
台中央大學與夏威夷大學洽談泛星計畫
組圖:iPhone 16開售 美中港台果粉興奮欣喜
遙遠超大黑洞釋出高能量噴流 規模之大創紀錄
歐盟警告蘋果開放iPhone操作系統 否則罰款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