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育立柏林特稿)西德於一九五七年簽署「羅馬條約」,參與歐洲經濟共同體的建立,開啟戰後歐洲經濟與政治統合的歷史性工程。
五十年後,涵蓋二十七個會員國的歐盟,大幅擴充了語言和文化的多樣性,成為全世界罕見大規模的經濟與政治實體,實踐民主與人權,歐洲此刻處於前所未有的團結、繁榮與壯大。
德國是歐盟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規模最大的經濟體,不論在冷戰時期推動歐洲走向一體化或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歐盟東擴,均扮演關鍵性的角色。
今年上半年德國正好接掌輪值主席,從德國的觀點來看,慶祝五十歲生日的歐盟已經邁向政治與經濟統合不斷深化的不歸路,唯有通過歐洲憲法,積極擴大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才能確保歐洲永續和平與繁榮。
共同市場擴大 德國獲利多
共同市場是歐洲區域整合最重要的目標之一,目的是透過資本、商品、服務與人員的自由流通,讓成員國分享經濟繁榮和政治穩定。
中、東歐共黨政府相繼垮台後,德國為幫助本國企業開拓市場,化解納粹出兵占領的歷史恩怨,極力與波蘭、捷克、匈牙利等中、東歐國家展開和解,幫助他們加入歐盟;這些國家最後也成功改革體制,在二零零四年五月一日和今年起分批加入,使歐盟一口氣擴大成涵蓋二十七國、總人口將近五億的政治與經濟實體。
位居歐洲地理中心的德國占盡地利之變,儘管每年上繳歐盟的費用最多,卻也是從歐盟共同市場獲利最多的國家。
去年德國連續第四年蟬聯世界最大的出口國,出口商品的總金額計八千九百四十億歐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八兆元),其中高達四分之三即是出口到沒有關稅壁壘的其他歐盟國家。
歐盟向東擴展,從德國企業的角度來看,創造了雙贏的局面。德國批發與外貿同業公會(BGA)主席波爾納說,德國對中、東歐的出口大幅增加不僅能拉抬本國的經濟成長,來自中、東歐的進口也以同樣的幅度成長,更能讓當地民眾的所得提高,進一步擴大德國產品銷售的市場。
在共同貨幣的部分,自從歐元二零零一年一月開始流通以來,儘管有些民眾仍懷念創造經濟奇蹟的德國馬克,相信物價因為引進歐元而上漲;不過根據科隆大學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引進歐元以來,由於匯率變動的風險消失,歐盟總貿易額整整成長了百分之八,而且不論幣值的穩定性或物價的平穩程度,和馬克的時代相比,都毫不遜色。
凝聚共同外交 擴大國際影響力
在外交方面,德國相信歐盟必須擴大影響力,肩負更多軍事任務,在化解危機和促進和平上扮演更主動的角色,例如在鄰近的巴爾幹半島上積極調停賽裔和阿爾巴尼亞裔的衝突,考慮出兵以確保科索沃逐步走向獨立。
另一方面,德國背負發動戰爭的責任和深受冷戰對立所造成的國家分裂之苦,戰後即不斷透過對話,消除東西德和與鄰國之間的分歧與對立,深信為了和平沒有溝通不了的歧見,因此接掌輪值主席後,也不斷施壓美國重啟以巴和談,直接從造成中東地區動盪不安的源頭下手。
三十多年前,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曾問起,歐洲的電話號碼到底是幾號?戲謔地點出由主權國家組成的歐盟,外交行動不一致的窘境。冷戰結束後,國際環境已演變成多極,面臨全球化的挑戰、能源短缺和中國、印度的崛起等外在現實環境的變化,自然而然促使歐盟各國凝聚共同外交的向心力,積極擴大影響力。
在德國的籌畫下,歐盟今年將在國際外交舞台演出多齣戲碼,包括針對能源和戰略地位至為重要的中亞地區展開外交攻勢、透過八大工業國高峰會也在德國舉行的機會籠絡非洲、開啟中國與歐盟關係框架協議的談判、還有主辦歐盟與美國、歐盟與東協的峰會等。
從長期的趨勢看,擴大後的歐盟憑藉著政經優勢以及和鄰近的俄羅斯、中東的密切關係,未來在國際舞台的影響力只會不斷增強。
歐盟未來關鍵 在歐憲時間表
從柏林的角度來看,歐盟二十七國已經走向政治與經濟統合不斷深化的不歸路,為了在國際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現有的條約和框架已無法支持歐盟組織的正常運作和接納新成員,亟需一套憲法做基礎,才能確保歐盟在五十年的和平與繁榮後能持續壯大。
儘管兩年前遭法國和荷蘭公民否決,經過反覆修正後才出爐的歐洲憲法,原有條文通過的機會十分渺茫,加上英國、波蘭、捷克等國對歐憲的疑慮不減,法國今年四、五月又正逢大選,新總統的態度不明朗,不過德國還是接受歐盟委託,預定在今年六月底的峰會上訂出時間表,務必使歐洲憲法在2009年前生效。
這次峰會的焦點─歐洲憲法生效時間表─如果能成功,可預見德國將成為歐盟發展史上的大功臣;如果失敗,歐憲的美夢胎死腹中,歐盟將立刻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可見德國擔任輪值主席任務的艱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