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3日訊】春晚小品基本都是欺騙的情節。看看2007年春晚的小品:趙本山騙記者,潘長江騙前妻,郭達騙蔡明,黃宏騙丈人,嚴順開騙兒女,郭冬臨騙過路人,趙衛國騙大兵。。。
其實,筆者從1998年以後就不看這個晚會了,所謂「春晚」不過就是舞台化的「新聞聯播」而已。有時候為了寫文章不得已而為之,基本也只是看其中的幾個節目。
印象比較深的是2004年的幾個小品。鞏漢林主演的《都市外鄉人》,為了自抬身價哄騙女友說自己是南洋華僑,他實際就是一個東北遼陽人。為了隱瞞真相,竟能和他母親串通好,教他母親說南洋話,老太太居然會主動配合,這也只能說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了!難道為了「愛」就可以不擇手段嗎?趙本山的那個《送水工》就更是莫名其妙了!寡婦母親為了讓在外國讀書的兒子放心,硬是拉來個路人(送水工)來當假丈夫!為了讓對方安心就一定要欺騙、隱瞞嗎?不懂這是什麼邏輯。
這些年以來,所有小品的包袱基本都來源於假、騙、蒙、唬。說的好聽點是誤會、錯覺,是假戲真情;說的難聽點就是徹頭徹尾的欺騙。演員在欺騙中表演,觀眾在欺騙中取樂。如果整台春晚的小品都離不開虛假和欺騙的藝術建構和表現方式,那恐怕只能說明:在中國,真實離我們已經太遙遠了!幾乎每年的春晚,你都能看到許多這樣的節目,好像在中國人的觀念裡沒有了欺騙、沒有了侮辱人的尊嚴就無法表達善和愛似的。而且為了說圓一個謊,又製造更多的謊言,最後謊言被揭穿了,說謊者反而成了道德高尚者,都是為了他人、為了愛才欺騙的。給人的印象就是:中國人的善和愛是或者多數是通過欺騙和謊言來達到的。騙你才是愛你,才是對你好。騙子這樣說不奇怪,奇怪的是人們居然會對此有普遍的認同!如果說中國人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是騙文化,有春晚的節目可以為證!
老百姓可能也明白自己在被忽悠著,似乎被欺騙也有快感,彷彿十幾億人同時被欺騙就不再是欺騙了而是變成一種喜悅。或許只是因為,絕大部份人還未找到可以替代這種喜悅的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2007春晚零點報時前發生的「黑色三分鐘」才是真實的,然而重播時果然被刪去了,因為這一絲的真實在整個虛假的構架中太不「和諧」了。
一個為大騙子中國共產黨歌功頌德的晚會,表演著各種各樣「小騙子」們的所謂「聰明」和「愛心」,表現著「騙亦有道」、「騙亦高尚」,新年聯歡晚會整個就是一個「騙子」 聯歡晚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