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2日訊】全民退黨就能解體中共
中國古人的智慧告訴我們:觀天象,可以知人事。天象變化,會帶動人世間的變化,歷朝歷代的興衰覆滅皆是如此。清朝被推翻,是符合天象的變化;同樣中共的解體,也是天象變化在人間的反映與連動。
不論是家庭、民族、國家或政黨,都是一種「共同體」(Community)的存在。而人類共同體形成的凝聚力來自於何?西方大哲黑格爾早已指出:共同體的凝聚力來自於自我意識的「認同」(Identity)。一個家庭的形成,不就是男女雙方彼此認同、因而結為連理所形成的嗎?離婚不就是因為夫妻之間不再相互認同的結果嗎?自我意識有認同的能力,也可以有揚棄的能力。這就是「辯證法」(Dialectic)的基點所在。
當人們認同中共政權的時侯,中共政權因而能存在;反之,當人們揚棄中共政權的時侯,也就是中共邪黨解體的時侯。
孫中山先生一生致力國民革命,目的就是要建立民族自由、人民有權、經濟均富的新共和中國。紀念中山先生,我們就不能再姑息養奸,就不能再當沈默的羔羊了。在這個歷史的關鍵時刻,全球華人都必須清楚明確地表態:認同中共、還是揚棄中共?
選擇認同中共的人,在即將來到的「天滅中共」的過程中,將會隨共產黨的解體而跟著覆滅。選擇掦棄中共的人,就有機會進入“無共產黨時代」的新世紀!
1925年11月23日,謝持、鄒魯、林森等在北京西山碧雲寺孫中山的靈前,召開國民黨一屆四中全會,會議宣佈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黨籍,會議通過了《取消共產黨員的國民黨黨籍宣言》、《開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共產黨人李大釗等通電》、《取消政治委員案》等決議。會議最後提醒大家:如果不在國民黨內實行清黨,恐怕「再過一年,青天白日之旗,必化為紅色矣」。(大紀元)
緬懷中山先生:驅除中共 還我中華
今天我們追思中山先生,就要拿出智慧與勇氣,言所當言,為所當為,真正為中國的長治久安著想,為中國未來的子孫與出路著想。
孫先生能看到滿清政府必須推翻,難道我們看不到中共必須解體嗎?是不敢抑或是不為也呢?解體中共的方式也毋須拿槍桿子,就是毅然決然地與中共劃清界線,退出共產黨與其相關組織。
這其實也是作為現代公民的基本權利,好比美國的民主黨員或共和黨員可以跳來跳去。你要加入或退出一個政黨,是個人政治認同的抉擇。然而中共卻連這個基本權利也不給,造成一些真名退黨人士遭受嚴重的迫害。就從這一點看,這個政黨還能要嗎?還能讓這個豺狼政黨繼續蹂躪人民、統治中國嗎?
即使中國人能容忍中共,能夠像奴隸般地忍氣吞聲,眷顧神州大地的「上天」,已不能再容忍中共這個邪魔繼續橫行。因為中共的各種倒行逆施,已經到了天怒人怨、天理不容的地步。擺在眼前的形勢是:中共隨時都會解體,但因為上蒼有好生之德,希望良知尚存、只是被中共欺騙愚弄的善良人們,能夠趕快認清真相,用自己的良知作出與惡魔劃清界線的抉擇,就可以免於在「天滅中共」的過程中遭到淘汰。
全球的華人同胞們,趕快了解真相吧!就算沒有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博愛胸懷,最起碼也為自己留條後路吧!今天紀念中山先生逝世82週年,我們呼籲全體中國人效法中山先生的精神與勇氣,投入九評退黨大潮,這也正是中山先生的遺志:和平、奮鬥、救中國!
孫中山先生生平大事年表 | |
1866年11月12日 | 出生於中國廣東省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農民之家 |
1879年 | 長兄孫眉接濟,隨母乘輪船赴夏威夷,始見「滄海之闊,輪舟之奇」 |
1883年 | 由於孫中山有信奉基督教的意向,被兄長送回家鄉。 |
同年冬天到香港,與陸皓東一同於公理會受洗入基督教,並就讀於拔萃書屋 | |
1884年 | 與首任妻子盧慕貞結婚,1915年離婚。 |
1887年 | 進入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的前身) |
1892年7月 | 以首屆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其後於澳門、廣州等地行醫。 |
1894年 | 《上李鴻章萬言書》中,提出多項改革建議,惟李鴻章斷拒。 |
1894年11月24日 | 赴檀香山募款組織興中會,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 |
1895年 | 至香港會見舊友陸皓東、鄭士良、陳少白、楊鶴齡等人。 |
2月12日 | 於香港中環士丹頓街13號正式成立「香港興中會總會」。 |
2月20日 | 於香港大學作公開演講,提到革命思想源於香港。 |
1895年2月21日 | 興中會總會在香港成立。 |
3月16日 | 首次會議決定先攻取廣州為根據地,並採用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 |
孫中山進入廣州,定重陽節為起義之日。 | |
10月26日 | 因事先洩密,起義失敗,陸皓東等成員被捕處刑 |
孫中山則被清廷通緝,遭香港當局驅逐出境,流亡海外。 | |
11月 | 孫避往日本,並於此時起剪掉辮子,改穿西服。 |
1896年初 | 與妻兒抵達夏威夷,再轉往美國,在旅美華僑中發展興中會及籌款。 |
同年秋天,孫中山轉往英國倫敦,在當地被清廷特務緝捕入中國使館。 | |
此事成為國際事件,稱為「倫敦蒙難記」(KidnappedinLondon)。 | |
1904年初 | 孫中山在檀香山加入洪門, |
同年赴美國,一度被美國移民局扣留在舊金山。 | |
1905年8月 | 結合興中會、華興會、愛國學社、青年會等組織,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 |
1905-1911年 | 曾環繞地球多次,在各國華僑、留學生中籌劃革命經費及外國政府支持。 |
1911年4月27日 | 黃興領導於黃花崗起義失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
1911年10月10日 | 武昌起義,是為辛亥革命,由共進會與湖北新軍革命團體文學社共同策劃。 |
12月20日 | 孫中山趕赴上海,並於28日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
1912年1月1日 | 在南京宣誓就任。 |
1912年2月12日 | 清帝溥儀發佈《退位詔書》,孫於13日向參議院請辭並舉薦袁世凱以自代。 |
8月 | 經宋教仁斡旋,同盟會等組織合併,改組為國民黨。 |
1913年3月 | 宋教仁被暗殺,疑袁世凱為原兇。孫力主南方各省起兵反袁,稱為二次革命。 |
由於實力不足,二次革命旋即失敗。孫中山被通緝,赴日本尋求援助。 | |
1914年 | 孫中山在日本建立中華革命黨,並兩次發表討袁宣言。 |
1915年10月25日 | 孫中山與宋慶齡在日本結婚。 |
1919年10月 | 改中華革命黨為中國國民黨。 |
1922年6月 | 爆發陳炯明炮擊總統府事件,是為廣州蒙難,孫中山離粵退居上海。 |
1923年1月 | 孫中山與蘇聯代表越飛在上海會面討論合作,發表《孫‧越聯合宣言》。 |
12月29日 | 孫中山落實接受列寧和共產國際的協助重建大元帥府。 |
共產國際派出鮑羅廷到廣州為孫中山顧問,以蘇共為模式重組中國國民黨。 | |
1924年1月 | 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佈「聯俄容共」政策。 |
3月 | 在蘇聯援助下組建黃埔軍校,並以蔣介石為校長。 |
11月 | 馮玉祥在北京發動政變推倒曹錕,邀孫北上共襄國是,惟健康已急轉直下。 |
1925年1月 | 孫中山抵京後即開始病發。 |
1925年3月12日 | 因肝癌病逝於北京協和醫院,享年58歲, |
孫中山臨終時同意汪兆銘所代筆的《總理遺訓》及《致蘇聯政府書》。 | |
1925年4月2日 | 孫中山安厝於北京西山碧雲寺內石塔中。 |
1929年6月1日 | 北伐成功後,永久遷葬於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
(//www.dajiyuan.com)(//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