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5日訊】嘉慶、道光、咸豐皇帝,繼承乃祖之衣缽。他們竟數十年如一日,一直重複著乾隆皇帝強按著外國公使之頭行三跪九拜之「禮」的傳統動作。竟多次在談判桌上,以放棄全部進口貨物的關稅為條件,來換取外國使節晉見皇帝時恭行三跪九叩之禮。並一再阻止外國使節親遞國書,以免「有辱聖躬,有關國體,斷不可行」。幸虧外國使節堅持國家平等、人格尊嚴之氣節,才使中國帝王的荒唐之舉未能得逞。
西方各國面對其僑民在中國的悲慘處境,他們沒有中國專制帝王那樣的「鐵石心腸」,也沒有中國專制帝王那種出賣國家民族利益以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嗜好,他們豈能坐視自己的國民被中國人大規模非法殺戮而不管?他們以保護其在中國的僑民的生命安全理由,以幫助中國平息暴亂為號召(雖然中國向八國宣戰,但八國並未向中國宣戰),迅速糾集了英、德、俄、美、日、法、意、奧「八國聯軍」。於是,這支以日、俄部隊為主力的八國聯軍,於1900年6月開始進兵中國。他們一路克大沽,占天津。到8月份,俄、日聯軍又攻佔了北京。
平日裡耀武揚威的庚子拳民,在此關鍵時刻,卻紛紛作鳥獸散,一個個逃得無影無蹤。反而是那些被「義和團」指目為裡通外國的「二毛子」和「三毛子」的不少士大夫,他們率領手持大刀長矛的臨時「軍人」,與「侵略者」血戰到底,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來捍衛皇家領土和北京皇城。為「國家」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可憐潰兵敗匪,擠做一糟,百姓不堪騷擾,反眼巴巴的專望洋兵。洋兵到一處,順民旗幟高懸一處。百姓雖乏愛國心,然非權奸激變,亦決不至此」(引自蔡東藩著《清史演義》)。
「日本兵先從東直門攻入,佔領北城,各國兵亦隨進京城。城內居民,紛紛逃竄。土匪趁勢劫掠,典當數百家,一時俱盡。這北城先經日兵佔據,嚴守規律,禁止騷擾。居民叨他庇護,大日本順民旗,遍懸門外。可為一歎。各國兵不免搜掠,卻沒有淫殺等情,比較亂兵拳匪,不啻天淵。紫禁城也虧日兵保護,宮中妃嬪,仍得安然無恙……」(引自蔡東藩著《清史演義》)。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後,當時英、德、俄、日、法、意、奧七國曾要求:應將這個“未開化、恐怖、野蠻、血腥、暴虐”的國家裂土而分之。特別是日、俄兩國,更是充當了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的急先鋒。名義上是以慶親王奕劻為主帥,實際上是以李鴻章為中堅的滿清政府的談判代表,雖經多方斡旋和曠日持久的據理力爭,但他們面對的是:「強兵據京、領土將被割、主權將盡失」的困難局面,他們能有多少籌碼來討價論價呢?他們除了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外,又能有多少作為呢?他們真是「啞子吃黃蓮、有苦說不出」,只好忍辱負重地「打掉門牙往肚裏吞」。
在此關鍵時刻,是美國政府率先發表聲明,給予中國談判代表爭取主權和領土完整以堅決的支持。旗幟鮮明地反對將這個「恐怖、野蠻、血腥、暴虐的國家」裂土而分之。其它七國在美國義正詞嚴的堅持下,也不好不顧國際公法,明目張膽地將中國領土瓜分。遂順水推舟地贊成了美國的主張,從而保證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
「中國人應當記住約翰.海(1898-1905)這個名字。這位美國當時的國務卿曾經在1861年到1865年之間做過為解放黑奴而獻身的林肯總統的私人秘書。他顯然繼承了林肯的民主信念和平等精神,並據此制定了平等互利,保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門戶開放政策,成為這項政策最初的掌門人。由於他和以他為代表的美國政府的努力,不僅使美國在中國對外貿易中成為中國關稅自主的後盾,在聯軍入侵中國時成為保證中國領土完整的後盾,而且,在辛丑談判期間,在列強平息義和團暴亂後共同商議對華索賠的半年多時間裡,這個美國大鬍子在自己所剩無多的生命歲月裡,為遏制列強巧取豪奪瘋狂索款而竭盡全力」。(北明《庚子賠款中的美國》。
戰後中國與各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向各國賠償白銀四億五千萬兩(相當於滿清政府五年歲入的總和。當時中國的人口是四億五千萬人,正好每個中國人頭上灘到一兩白銀。談判過程中,聯軍統率瓦德西將軍,是否持中國賠銀一人一兩的原則,以示對滿清皇朝的羞辱?筆者尚未見確實記錄,留待以後考證)。分三十九年償付,本息合計九億八千萬兩。巨額的戰爭賠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雪上加霜的深重的苦難,使中國的國民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再加上清政府的戶部銀庫五百萬兩存銀被日軍洗劫一空,清政府已瀕於財政破產的邊緣。
面對此況,當年美國駐中國的大使明恩溥先生,回國積極向美國國會遊說活動,多次向眾、參兩院的議員們公開演講:要求美國政府幫助中國從愚昧野蠻中解放出來,從而使中國盡快融入文明世界的大家庭之中。而要使中國告別愚昧野蠻,就必須幫助中國培育人才。於是美國政府通過了明恩溥先生的提案,遂與中國政府交章協議,將美國所獲的戰爭賠款全數用於中國的教育事業。美國政府先用此款籌建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圖書館,然後將剩餘的大部分款項,專門用於培養中國的留美學生,名之為「庚款留學生」。胡適、梁實秋、冰心等人,就是用此款培養的中國留美學生的代表。
嗣後,美國宗教界和慈善團體來華開辦醫院、學校、福利院等教育和慈善機構。洛克菲勒基金會、美國紅十字會等,為中國教育和慈善事業的貢獻尤為顯著。
到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美國宗教人士和慈善團體在中國開辦大學達二十多所,如南京大學、復旦大學、金陵大學、燕京大學等就開辦於此期。還開設了不少醫療機構,如協和醫院、協和醫學院等,還有遍及各地的「聖公會」等公益慈善機構,給予了中國人民無私的人道主義援助,幫助中國人民培養了大批人才。從辛亥革命元勳,到北伐主帥,再到中共的眾多主腦,許多都出自這一時期的教育系統。
直至今日,如我父輩之髦耋老人們,仍念念不忘「到聖公會看病抓藥不要錢」。
「解放」以後,官方意識形態長期將美國政府的此項義舉指目為「文化奴役、文化侵略」。正如梁實秋先生所言,雖然是所謂的文化奴役和文化侵略,但也只有美國人民,才有此寬闊的胸襟,對中國人民施行如此宅心仁厚的「文化奴役、文化侵略」!
再看第二次,在抗日戰爭期間,是美國人民給予了中國人民最巨大最無私的援助,才使中國免於淪亡於日本的鐵蹄之下。如果沒有美國人民的巨大的支援,也許到今天,中國人民還在為爭取中華民族的解放,而與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
日本被西方列強敲開國門的時間,要比中國晚十幾年。他們直到咸豐年間,才被西方列強光顧。他們原先也是一個幕府割據、積貧積弱、喪權辱國、列強交侵的國家。但他們在美國人伯利於1852年敲開國門以後,不是怨天尤人和一蹶不振。而是幡然醒悟,積極振作。
其「一代聖君」--明治天皇,以其睿智開明而勵志維新,大膽採用「拿來主義」開明戰略,將產生現代科學技術的母體--西方價值觀(如言論自由、思想自由、學術自由等)和社會制度(如國民教育制度、憲政制度等)拿來為其所用。而不是象中國那樣,對西方價值觀懷著深深的恐懼,因而採取了一種嚴厲拒斥的態度。中國洋務運動的宗旨,是頑固堅持張之洞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跛足改良路線。
中國的洋務運動的先驅者們,只知道購買堅船利炮,而對西方價值觀和社會制度視為洪水猛獸。只知道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急功近利思維模式,而不知道富國強民之根本所在。只知道依樣畫葫蘆「求末」(西方科技文化結晶之一個方面--船堅炮利),而不知道改革腐朽的專制制度,解放思想、保障學術文化自由、保障民權等等,這才是國家強盛的根本之路。
如皇室宗親、總理大臣奕誆,提出了「治國之道,在於自強。而審時度勢,則自強以練兵為要,練兵又以治器為先」。中日兩相比較,其高下智愚立判。
因而日本的明治維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科技實力和經濟實力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而中國的洋務運動則以檢拾西方的「製器之器」為最高目標,以富國強兵為終極追求。而不知保障民權,開發民智為何物。更不懂得「保障民權,才是開發國民的創造力的根本保障」這一內在邏輯。
以致德國首相俾斯麥見中、日兩國留學生所學所求的截然不同,而預言之曰:「中國將在四、五十年後,被日本徹底打敗」。甲午一戰,「上邦大國」的滿清王朝,竟被「蕞爾小國、倭奴之邦」的日本打得一敗塗地,俾斯麥的預言被不幸言中。
但不幸的是,新興之日本奉行了軍國主義路線,滑入了一條稱霸東亞、窮兵黷武的罪惡軌道。日本朝野上下久蓄吞併中國之野心,他們一再將魔爪伸向其師從之邦和胎胞之國的中國。
他們自甲午一戰嘗夠了獲割地、得賠款的甜頭之後,於1931年大規模的發動了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戰爭。中國軍民雖用血肉之軀與現代化武裝的日本陸海空三軍進行了殊死抵抗,也給予了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擊,取得了諸如台兒莊、睢棗、崑崙關、宜昌惡戰,三峽血拼,常德戰役、三戰長沙、獨山等著名戰役的大捷。
中國軍民雖然在與日軍的鏖戰之中,付出了三百二十一萬官兵的代價,無奈中國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政治制度等諸多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對方。中國之廣大國土相繼在戰爭中淪陷。
到三十年代末,中國沿海港口相繼被日軍侵佔,僅西南、西北等省和遠離長江航道的中原地區,因中國軍隊的拚死抵抗未被日軍侵佔。
中國的抗戰,迭經如此巨變,中國軍民處於異常艱難困苦的危險時刻。中國政府的生死存亡,幾乎繫於一念之間。在此生死存亡的極度困難時刻,是美國人民給予了中國最巨大最無私的支援。首先是美國政府為了打擊日本法西斯發起了太平洋戰役。此戰役雖然是美國消滅日本海軍有生力量和報其珍珠港一箭之仇的單方面的軍事行動,但在客觀上牽制、吸引和消滅了日軍的大量兵力,減輕了中國軍民的軍事壓力。
美國政府會同盟國一方面在歐洲和太平洋兩個戰場上給予了德、日、意法西斯以沉重的打擊,另一方面給予了中國最直接最巨大的軍事援助。
其一是陳納德將軍組建援華志願航空隊,中國人民將其稱之為「飛虎隊」是也。飛虎隊員們平日裡在雲桂、川黔、湘西等駐地佻浪頑皮,可他們一上藍天就如猛虎之出山,給予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飛虎隊從組建到嗣後歸並為美軍第十四航空隊的200多天時間裡,竟以30架老式飛機的代價,擊落日軍性能優異的戰機297架。奇跡般的創造了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輝煌的戰果的奇跡。湧現了許多抗日英雄。正如余傑先生在《曾經與我們一起戰鬥的美國士兵》一文所說:「我們記住了白求恩,我們同樣應當記住陳納德、約翰-布萊克本、福克斯、佩塔奇和漢克斯們的名字。」
嗣後十四航空隊又以500架飛機的代價擊落日機2600多架,令日本空軍聞之膽裂心寒。
中國的老太太們,常常滿懷慈愛的面容看著這些身披「來華助戰洋人、軍民一體保護」徽標的生龍活虎、佻浪頑皮的身影,就像看著自己淘氣而頑皮的孩子一樣。而陳納德將軍和飛虎隊員們,更是受到了抗日軍民的衷心愛戴,受到了樸實無華的中國軍民對外國元首都不曾有過的最高禮遇。
時任《中央日報》記者的陳香梅女士,以她美麗純潔的豆蔻年華,衷心傾慕和追求抗日英雄陳納德將軍,與之結為異國伉儷。而「飛虎隊」這一稱謂,也是樸實無華的中國農民給他們取的呢稱,他們就乾脆以「飛虎」作為他們引以自豪的隊徽。
中國人民的八年艱苦抗戰(實為十四年),飛虎隊和第十四航空隊的官兵,為中國抗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在重慶的南山鎮,部分美軍陣亡官兵--240多名美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就埋骨青山綠水之間。
可是「解放」後,重慶南山鎮長房子村被當地百姓稱作「空軍墳」烈士陵園,不知何時被挖掘一空。只剩下了一排排長滿荒草的240多個空穴。
號稱「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中國人啊,你為何如此忘恩負義?你將如何面對身在大洋彼岸的烈士的親人?
近年重慶市政府拆資重修「飛虎隊」和十四航空隊烈士陵園,此雖為亡羊補牢、知錯能改之善舉,但抗日烈士屍骨無存的現實,怎能使烈士們的親人們心平氣順?又使他們怎樣看待我們這些亡恩負義的中國人?這也令有良心的中國人為之羞愧。
其二是美國政府對中國抗戰的物資支援。
在日軍攻佔東南亞之前,中國有三條通道與外界進行聯繫:其一是途徑越南海防港到廣西或雲南的東南線,其二是途徑緬甸到雲南的西南線,其三途徑蘇俄到新疆甘肅的西北線。
戰爭初期,中國軍民獨自承受著日本法西斯的強大軍事壓力,幾乎是孤軍浴血鏖戰。中國軍隊在日軍強大兵力的壓迫下,只好以廣大的國土與敵周旋和血戰,以實現蔣先生「以空間來爭取時間」總體戰略,從而進行長期抗戰……
直至日軍陸續攻佔了東南亞各國和香港。遂使東南、西南運輸線被相繼切斷。剩下的西北線也因關山重重、路途遙遠而使運輸十分困難。蘇聯雖然在中國抗戰的初期賣給中國大量軍火,對中國抗戰事業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其自日、蘇張鼓峰和諾門坎軍事衝突後,蘇聯迫於德軍在西線的戰爭威脅,在與日本簽訂了出賣中國利益的《日蘇互不侵犯條約》後,就停止了對中國軍事援助。
就在中國對外聯繫的最重要的通道--滇緬公路被日軍切斷後,中國軍民的抗戰事業陷入了異常的艱難困苦之中。面對中國軍民的困苦艱難,美國政府克服重重困難,開闢了號稱死亡之路的「駝峰航線」,給予了中國軍民最巨大最無私的支援。
由於該航線必經之地--緬北、滇西被日軍佔領,飛機只能繞道北走翻越喜瑪拉亞山脈的航線。由於受當時飛機性能的限制,飛機無法飛越空氣稀薄喜瑪拉亞山脈,只能在高山峽谷間穿梭而行。加上當地變幻莫測的高原氣候,複雜多變的山地氣旋,其運輸條件之險惡和艱苦難以想像。
當年,每輸進一噸戰略物質就需消耗六噸航空油料。而每天飛行在這條氣候惡劣和航線曲折的飛機有上百架次。在三年零五個月的時間裡,有70多萬噸戰略物質從印度的加爾各答空運到昆明,然後轉運到各抗日戰場。在這場艱苦卓絕的四十一個月的「空中輸血」過程中,有1579名飛行員犧牲在這條航線上,有469架飛機墜毀在高山峽谷之間,平均每月犧牲飛行員39名和損失飛機11架。
同胞們,請捫著自己的良心想一想:看著前面就是死亡,在三年零五個月的時間裡,他們義無反顧地飛行在這條危險的航線上。這需要多大的國際信念和人類道義的支持?
*未完待續*(//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