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千里步道與市民社會~串聯千里步道 促成公民教育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李丁讚
【字號】    
   標籤: tags:

編按:
您有過一個夢想嗎?用腳走台灣一圈,或許您會說,這還不簡單,台灣交通這麼方便。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的是一條有自然美景、有豐富的人情味、有人文歷史、不用擔心土石流、沒有噪音干擾、沒有垃圾污染、沒有傷害自然的大型工程的一條步道呢?任何一個人,可以從台灣的任何一個地方出發,再回到原來出發的地方,把台灣健康的、愉快的、悠閒的、放鬆的探訪一遍。台大數學系教授黃武雄老師、荒野保護協會創會理事長徐仁修和公廣集團董事長小野在今年3月共同發起了這個運動,已經有很多朋友陸續參與其中,但這條步道的過程,要構築的不只是一條步道,猶如李丁讚老師在本文寫道,千里步道的建構,是要幫台灣建立一個新的價值觀,所以,他需要更多人的參與。若您想進一步了解千里步道,想知道您可以為這個運動做些什麼,歡迎上網//www.tmitrail.org.tw/查詢或去電02-2923-6464#17〉

我一直喜歡參與黃武雄老師發起的活動,因為黃老師一直抓得到社會核心的問題,我也非常認同黃教授推行「千里步道」的運動,這個運動,是有方法、有步驟的公民運動。

「千里步道」背後涉及的層面很廣,含括了文化、政治、經濟等問題層面。要架構一條千里步道,有一種簡單的方式,那就是讓專業者去設計,連成一條環島步道,由國家來促成、來管理;但是我們並不想用這麼簡單的方式去做,我們選擇用另一種方式去做:由下往上地推廣,當然最後還是要國家公權力一起加進來。

之所以選擇這個比較困難的方式,是因為這運動的目的不單只是一條環島步道,還有其背後的企圖。我們要藉由這步道的串連,誘發一個名為「社會」的東西,例如:民主、政治、教育,這才是最後的目標。

談到今天的主題—千里步道與市民社會。所謂的「市民社會」,英文是civil society,有時也翻譯做「公民社會」。台灣是不是一個公民社會?公民社會是現代社會理想的呈現,我們為什麼要達到公民社會的目標?因為在公民社會之下,社會秩序會好,政治、民主也都會好。

台灣過去五十年來沒有真正的公民發展,民間沒有組織、動員的力量,所以社會很弱,導致無法與政府相對應,嚴重影響台灣的發展。

「公民社會」最大的特徵,就是公民熱心於公共事務,願意參與其中,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並想辦法解決,那就是公民。

「公民」與傳統社會中的鄉民不同,舉個例子來說,一條馬路中央有洞,造成不少車禍,傳統的「鄉民」思維下,他們會用自己的力量,去填洞修補,而且為善不欲人知,最好不要被人發現;但「公民」會打電話給警察、民意代表,甚至是寫信到報社,壓迫政府來解決,一個市民社會當很多公民存在時,就會進入公民社會,如此社會才會好起來。

現代社會好不好,重點在公民、在社會,而不是在政府,不要去期待政府或是總統有多好,只要底下的公民強起來,政府就會改變,因為有強大的公民逼政府做好;沒有監督,政府就會變壞,反而會被政治牽著走,就算有政黨政治也沒用。

台灣的改革總是集中在政治改革上,其實政治改革的議題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問題在底層,在於這個社會大家願不願意一起共事。

我們現在就是要透過「千里步道」的建構,為台灣建立一個新的價值、新的想像,慢慢地把民間的力量集結起來,使之成為強大的社會力。

(整理自2006年6月30日千里步道智庫沙龍引言)

轉載自:台灣大紀元日報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也許我們應該在公民教育中,將這種有關人權保障的觀念講清楚。如果整個社會都期盼警方辦案要講證據,一案兩破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
  • 6月28日上午,當國會政務部副部長布萊傑特•普林蒂絲(Bridget Prentice)議員來到倫敦亞非學院,應邀參加由倫敦華人社區網絡和明愛(倫敦)學院聯合組織的「公民教育和政治義務會議」時,即被多家媒體記者包圍。普林蒂絲通過媒體,呼籲英籍華人積極行使他們的公民政治權,參與本地政治決策,從而整體提升英國民主政治的質量和合法性。來自倫敦地區中國社區的一百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並積極討論如何提高華人的投票率和「搞政治」的興趣。
  • (大紀元綜合報導)一項調查發現,兒童對社區情況十分關注。而另一項調查顯示,近80%受訪小學生認為自己有公德心。負責調查團體建議,政府在各區區議會下成立兒童諮詢議會,為社區作出貢獻。團體亦建議政府將公民教育納入學校正規課程,提高社會的公民意識。
  • 如果說有什麼問題困擾著現在的家長,那麼手機遊戲成癮一定排在首位。許多家長想幫孩子戒網癮,卻因種種原因無法實施。那麼,在沒有手機的古代,兒童都玩些什麼呢?又有哪些玩具仍然適合我們現代的小朋友呢
  • 有不少香港人家庭透過BN(O)簽證(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移居英國,當中家長最為關心的就是教育問題,許多家庭是為了孩子的教育而選擇移民。移民英國的港爸Gordon Lam,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來到英國讀中學,即將升讀大學,究竟他們需負擔的教育成本有多少,一家人要怎樣應對龐大的教育支出呢?
  •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我不是有合格證照的攀岩專家,我不懂行話、不會繫繩、不會打結,但為了尋找植物,我一輩子都在練習攀爬。我背抵著山壁,一寸寸往下移動,掌心直冒冷汗。別往下看。一點一點地,我挨到突出的一塊岩石上,岩面只有三十公分寬,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不平穩,不過我可以坐在上面,雙腳伸出邊緣擺盪,這倒不會太難。在這魔幻的一刻,天地間只剩下我與這些特別的植物,以及頭上、腳下、身後的多佛白崖,還有在眼前無盡延伸的海峽——甚至不會有人看見我在這裡,或許這樣也好,不然要是有人看見了,肯定會聯絡救難隊出動。
  • 你是否想過回大學深造,但腦中卻閃過「我年紀大了」和「我永遠無法融入」這樣的想法?其實不論什麼年齡去上大學、開始新的職業或追尋夢想都不晚。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