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鑒定揭開甘肅“羅馬軍團”之謎

人氣 54
標籤:

【大紀元2月15日訊】蘭州大學生命遺傳科學院耗時兩年完成的甘肅羅馬軍團後裔DNA鑒定結果顯示,羅馬軍團後裔聚居的折來寨村民提交的91份全血血樣,全部為中亞和西亞血統。這個研究結果將於近期發表。消息稱, 至此,“消失的羅馬軍團之謎”全部解開。

據新聞晚報報導,最開始發現這些中國的異鄉人是在1989年,澳大利亞學者戴維‧哈裡斯從《漢書》 中意外發現了一個漢朝安置降俘的小地方───驪,即今天的折來寨。他如獲至寶,來到蘭州找到歷史學家關竟權教授,碰巧關竟權對這段歷史也有研究,就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給了戴維。戴維回國後發表了關於驪研究的論文。

三次鑒定確定羅馬軍團

其後學者對當地調查發現,折來寨村民盡管一口標準的本地口音,也自稱為漢族,但他們頭發多為淡黃色,有些還是藍眼珠或綠眼珠,鼻子則清一色又高又挺,與周圍村民相迥異。

2004年,當地村民羅英在北京中科院接受了血液化驗,羅英是折來寨居民中最“怪異”的,鷹鉤鼻,綠眼珠,一頭卷發,但身份証顯示為漢族,根據化驗,他具有46%的歐洲血統,並進一步被認定為阿富汗血統。

2005年,被當地人稱為蔡羅馬的當地村民蔡俊年前往上海進行了DNA檢測,蔡俊年一頭黃發,鷹鉤鼻、藍眼睛、白皮膚,這次鑒定結果為56%的歐洲血統。

實際上,早在2003年5月,蘭州大學生命遺傳科學院便對該村進行了一次大范圍的檢測,對91名外貌“怪異”的村民全血樣進行DNA檢測,研究持續了兩年。

在近百個項目中,一些項目在國外進行,前不久,檢測全部完成。根據最終的報告,該村91名接受檢測村民全部來源於中亞和西亞地區,也就是現在的阿富汗一帶。 專家稱,這明確地証明,這些村民的確屬於當年的羅馬軍團。

今天,在東昌縣矗立著一座巨型雕塑,雕塑中有一名羅馬士兵,一手扶著稻谷,一手撫摩著前胸,望著祁連山脈,那個祖先來的方向。

還原羅馬兵團的前世今生

結合著檢測結果和多方調查,新聞晚報記者“還原”了發生在2000年前的故事。

公元前70年,羅馬執政官兼敘利亞行省總督克拉蘇決定組織一支龐大的軍隊,進攻安息,即今天的中東地區,繼續擴展羅馬帝國的版圖。他帶了7萬人的隊伍,於公元前60年出發。

在開始的階段,他所向披靡,幾乎沒有遇到什麼抵抗,但在幼發拉底河,他遭遇了第一 次損失,70000人隊伍在河流中損失大半,途中爲了充實力量,總督征召了現在阿富汗人作為士兵。他的軍隊已經成了 雜牌軍

雜牌軍們好不容易到了安息,當時正值盛夏,軍隊在沙漠中承受了酷暑,深入安息腹地,即今天敘利亞地區後,遭遇了安息輕騎兵。在這次戰役中,羅馬軍團遭遇了慘敗克拉蘇本人也被砍了頭。

戰鬥中,一支1000余人的士兵成功突破了包圍,但是他們沒有去處,只有沿著河西走廊,走走停停,最終來到了中國的甘肅省境內。在那裡,他們搭建起自己的防御工事,以及有羅馬民族特色的重木防御體系,正式安家。

“羅馬軍隊戰鬥方式很奇特。”宋國榮說,“他們手持一人高的巨型大盾牌,1000 人組成正方形隊列,用盾牌把隊伍包裹個嚴嚴實實密不透風。然後喊著口號邁著統一步調往前走。敵人遠的話,就把手中的長矛扔出去,也不管刺沒刺到人,先來個 威懾。敵人近了,就把長矛一橫,往敵人身上刺,再近了,就把長矛和盾牌全扔掉,拔出短刀,來個肉搏。”

在歐洲,這個戰術幫助羅馬軍團獲得了大片土地,但在以騎兵為主的中國,這個陣容給自己幫了倒忙。 在一場同陳湯的重騎兵戰爭中,速度快,羅馬軍團的1000人的隊伍只剩下100多人又給漢朝當了俘虜。

敗是敗了,但這種奇特的異族陣法被記載到了《漢書‧陳湯傳》中,這場戰鬥的場面才保留到了現在。

被漢朝俘虜後,僅余100多人的羅馬士兵們發現自己再也沒仗打了,整個中亞地區一片太平。他們也回不去家了。匈奴人跑到歐洲,給當時的歐洲造成了極大的恐慌。

“他們又得知了最不願看到的消息,漢朝給了他們土地,也就是今天的甘肅折來寨,收繳了他們的大盾牌,讓他們去務農。為了給他們民族自豪感,他們的縣就定名為‘驪’。漢朝對羅馬的稱呼。”宋國榮說。

這些羅馬軍團後裔最後一次參加戰鬥並被記錄在史書中的是在《三國志》上,馬超帶領著當時改名為“西涼兵”的羅馬士兵後裔,與老謀深算的曹操展開了戰鬥,這一次,烏龜陣獲得了成功,剛一交戰就擊敗了曹操。至此,羅馬軍團們終於在經過幾百年後,揚眉吐氣了一次。

關於“驪”的記載至公元592年戛然而止。這一年,隋文帝鑒於驪人已徹底被漢人同化,下詔將驪縣並入番和縣,驪建縣628年之後,終於退出歷史舞台。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甘肅某村落居民多藍眼 疑是古羅馬軍團後裔
甘肅驪靬村民 確為羅馬軍團後裔
華為昇騰芯片和英偉達差多遠 專家解析
颶風來襲 手機斷網 如何通過iPhone發短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