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中共為何到非洲撒錢?(四)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月14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 聯結收看

主持人:說到孩子的教育,我看現在中國很多人都非常憂心、很感嘆說:中國的教育已經不像過去是育人的,它已經失去了育人的職責,變成一種產業,是一種賺錢的機器了。說到這兒,我最近看到網上流行一個圖片:「中國最美麗的鄉村女教師」。說的是一個二十二歲的女孩,她就在鄉村,當時沒有其他的教師能留下來,所以她初中還沒有畢業就留下來做教師,做了好幾年。

我覺得從她個人來說,這種精神是非常令人欽佩的;但是從國家方面來說,很多人不在鄉村做教師,一方面是工資的拖欠,她做了很多教育的工作,但是她沒有得到相對的收入,沒辦法維生;還有各種條件欠缺,我們看那個教師,她就在牆上放一塊很破舊的黑板,沒有桌子,只有兩個小凳子,只有兩個小學生,就看得讓人非常心酸。那您覺得現在中國教育最主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程曉農:教育領域的問題太多了,我們可能花幾個小時都談不完,我這裡先簡單談一下農村教育,因為問題最突出和您剛才談的是對應的。我了解到的一些情況是,最近農村裡有很多地方只在鄉一級保留小學,一個鄉有時候只有一所初中,甚至幾個鄉才有一所初中,而整個縣往往只有一兩所高中,主要原因就是縣政府不願意在教育上投資。

那麼其結果是農村只有少數有錢的家庭才能供得起子女上高中,無論你這個農村孩子自小如何刻苦學習,成績如何優秀,只要你的家境不允許,你就沒有辦法到縣城上高中。因為為了到縣城上高中,他就必須要在縣城租房子住,另外在縣城念書開銷也比在家鄉念中學高的多。

所以相應的很多縣城開發了房地產,就是為了配合把農村的富戶子弟吸收到縣城來念高中,又連帶的把他們的父母吸收到縣城來,把縣城的房子高價賣給他們。在黑龍江一些縣城裡,現在房價居然也到了每平方米三、四千塊錢,快接近了沿海一些省會城市的價格。

這說明什麼呢?就是中國的教育制度現在開始變成一種類似吸血的機器,就是把整個縣的唯一的一點資金,通過住宅、通過高中教育,全部吸到現場來。那在這個過程中,得意的是縣城的幹部和縣城居民,同時基本上也造成全縣範圍內農民的子弟沒有機會再上高中,逼迫他們成為下一代的農民工。

主持人:那我們今天談到是中共去非洲撒錢是為了甚麼?那我們知道就教育來說,鄧小平當時還說,他這個改革開放最要的事務就是忽視教育,教育是最大的失誤。那我們知道一個國家忽視教育來說,對國民的素質都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把教育徹底像現在這樣肅殺的話那是一種自殺的行為,那它為甚麼不能在教育上多投資一些,讓中國人的素質提高,而反而把錢去撒到非洲呢?

陳破空:中共在1990年通過了一個所謂的「教育法」,教育法明確規定,每一年的財政撥款有百分之六是要撥給教育的,這個也是聯合國最低標準。結果聯合國的官員去檢查的時候,發現中國政府並不遵守,中國政府在1996年以後,每一年的教育經費就在百分之二左右徘徊,比如百分之二點七。

再說一個數據,中共的官員出行,就是每一年的車馬費三千億人民幣,是教育經費和醫療經費的總合還要多。再一個我們說到援助的時候也是,對柬埔寨的援助,當朱鎔基一去,把二點四億美元的債務勾銷了;這個溫家寶去,給了六億美金的援助,又給了二點二億美元的投資。

這個投資當時在國際上的評價是甚麼呢?就是說去年比歐洲和日本兩個加起來還要多。那麼中國的經濟水平和歐盟以及日本是遠不能相比的,就是和個人的比例和發達的程度比。

那中國政府又與那種國力不相稱的東西來補貼柬埔寨政府,目的是為了讓柬埔寨政府替它掩蓋當年製造「紅色高棉」屠殺柬埔寨民眾的醜聞,讓中國人民來替它的歷史罪行買單,倒過來,這些錢如果是用在國內,解決醫療問題,教育問題就綽綽有餘了。

程曉農:我補充一點,剛才談到了鄧小平說的那句話,所謂最大的問題失誤在於教育,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後半句的意思是說,最大的失誤在於教育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沒有抓緊。

主持人:還跟我們講的不一樣。

程曉農:所以鄧小平說的教育不是講的文化素質的教育,而是指洗腦教育沒抓夠。

陳破空:後悔六四發生了,教育不夠所以發生的意思。

主持人:那我還是善意理解他了。那我們現在再接一下紐約顧先生的電話。顧先生請講。

顧先生:我說中共為這個非洲這個捐款,它全部是政治性,你了解非洲,但你知不知道國內老百姓甚麼情形呢?對,我很痛苦把我們老百姓,這個錢為了你的政治目的,捐給非洲,為的甚麼?

主持人:好,那我們謝謝這位顧先生,那我們知道中國,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聽到的中國是資源豐富、地大物博。那中國如果是真的資源豐富、地大物博的話,那我們對這些資源的開採和利用又如何呢?

程曉農:基本上可以說中國地大、人多,但是物博這個說法已經是一個很古老的說法了,因為現在眼光看來已經不準確了。也就是說按照人均來分攤的話,中國是地窄、物貧。因為人均的礦產資源已經很有限、很少。很多據我所了解的,像鐵礦資源在中國已經基本上沒有新的資源可以利用了;銅礦資源也類似。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中國的經濟發展像目前這樣子採取一種高消耗、高能源浪費的這種產業模式,那麼它所需要的資源會越來越大,那麼其結果是中國不得不到國際市場上去設法廉價取得資源。這就是中國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在非洲通過金援外交試圖擴大它的這方面的經濟基礎一個重要的原因。

主持人:那中國我們看到有很多這方面的論文,還有文章,就是說中國對資源的開採是非常破壞性的,然後破壞了生態環境,那麼現在就是中國的資源已經非常的貧乏了,所以就轉到非洲,這也是它們去的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能源。那我想問一下如果今後中共去非洲開發的話,也像在中國這樣去開發的話,那結果會是甚麼樣呢?

陳破空:我想首先回應剛才紐約顧先生的一個話。說中國投資非洲把中國老百姓的血汗錢,的確是。我們就僅僅從投資這個角度風險是巨大的,因為非洲還有中美洲、南美洲往往都是世界的熱點,有很多的動亂、很多地緣的衝突都發生在那裡。

而中國政府多年來都往那些危險的地緣上投,包括它以前向塔利班控制的阿富汗投資錢,向薩達姆控制的伊拉克投資錢,後來現在又向伊朗大舉的投資。另外像中美洲這些國家都是非常危險的。

這些國家一旦出現動亂,一旦爆發一個地區性的衝突,可以說這些錢都是雞飛蛋打,就像前幾年蘇丹發生的達爾富爾地區,政府屠殺三十萬民眾的事件受到國際的制裁、國際的讉責。那麼就中共的這些投資,完全從這個角度來講是非常不划算,拿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在開玩笑。這是一個。

另外,中共在破壞中國的生態方面,這個是磬竹難書。現在它們把這一套做法帶到非洲,破壞的生態,這是非洲老百姓批評它們的原因之一,完全不注意環保和人權。

另外還有一點,中共現在發射的導彈打衛星,就是對太空污染的一個拓展。中國本來已經是一個污染大國,現在又把污染帶到了太空,帶到了非洲,所以它在輸出資金的時候也輸出了獨裁、輸出了專制、輸出了污染、輸出了腐敗、輸出了官商勾結等等這些醜惡的現象。

主持人:那好,我們現在再接一下紐約楊先生的電話,楊先生請講。

楊先生:你好,各位晚上好,我對中非的題目是這麼認為的,我覺得中共現在不是到非洲去撒錢,而是一個投資吧!可能是。因為我覺得像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就是它對能源和其他的資源需求可能很大,就是說可以像美國舉個對比吧!比方說它去非洲的目的可能是取那邊的石油或者是其它跨國性的資源吧,比如說像現在美國在中東位置,它在那邊花了很多錢,就是要穩定中東這個問題,其實就是說它想穩定石油的資源和這個價錢。

主持人:好,謝謝楊先生,那可不可以請陳先生來回應一下他的問題?

陳破空:我想回答楊先生這個問題,就是說去非洲開發石油、開發能源沒有甚麼錯,但是問題我們可以用更低的代價、換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做。那就是為甚麼不跟西方國家合作?為甚麼不跟文明國家合作呢?在這個穩定的國際體系下去共同的享用全世界的資源呢?

因為中共為甚麼到非洲、到中南美洲去、到危險的國家去開採礦源,是因為它跟文明國家不兩全。那很簡單,中國只要改善人權,只要轉變成民主的國家,融入國際大家庭,跟美國和歐洲進行合作,那我想全球的能源中國可以安全的享用,包括中東的石油,非洲的礦產等等,但目前這種單軍獨戰的方式,跟文明社會相對抗的方式,遲早會為中國帶來後患。

主持人:那我想問一下程先生,你覺得中共這種就是灑銀子的做法,它能維持長久嗎?

程曉農:是靠不住的。因為中國現在的這種做法是建立在對非洲政府的援助的基礎上,換句話講,非洲的那個國家的政府在,那麼這種關係還在;政府要是發生變更,這種關係有可能發生變化。

另外,這麼些年來中國的金援外交,實際上也在非洲造成了負面的結果,那就是非洲政府都從中學會了,那就是:你不是要到非洲來拉關係嗎?要我們在聯合國支持你,要我這張票嗎?那就拿錢!

我聽到過這樣的例子。中國駐聯合國使團包括在日內瓦的一些會議上,經常會遇到非洲國家的勒索。那就是:你去年給的,那是去年的,今年要不加錢,這票就不給了。實際上他知道得很清楚,中國非要那一票不可,所以呢用這種勒索手段,價碼越來越高。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是一種政治收買,這不是投資。

主持人:那您覺得國際對中共的這種金援外交是怎麼看呢?

陳破空:國際上已經把中共這種所謂對非洲的滲透定位為新殖民主義,不光是國際社會普遍這麼看,包括南非總統姆貝基就反覆的告誡非洲的朋友說,要警惕中共正在發展非洲的不平等的關係,那就是新殖民主義。

主持人:好,那謝謝二位,也非常感謝線上的觀眾朋友,我們今天因為時間已經到了,不能接您們的電話了。希望您今後再提前一點打電話,那感謝各位的收看,下次節目時間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臺《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2007/2/14 6:59 AM)(//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澳情報局募才應對中共間諜
南韓警告中共外交官 勿濫用外交豁免權
前大使薛謀洪教授談 中國的實力與外交
中共高層連連訪日 圖牽制安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