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前教授 頤和園寫鏡面字推廣書法

人氣 7
標籤: ,

【大紀元12月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妍君北京二日電)每天早晨在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邊,總有一名老者挺直身體、雙手握著兩支狀似毛筆的長桿,在地上寫出漂亮的書法。特別的是,這名老者是一位精通中國京劇與崑曲的北京大學心理系退休教授,而且老者同時用左右手寫出的兩個字,還是字形左右相反、對稱的「鏡面字」。

這位北大心理系退休教授名叫駱正,在長輩要求下,他從六、七歲就拿起毛筆學寫字。不過,受到五四運動思潮的影響,駱正一度認為傳統封建文化正是拖累中國社會發展的元凶;他不僅揚棄中國傳統的書法,大學時還選擇就讀北大生物系生理學專業,畢業後在北大心理系授課,教授生理心理學。

後來,由於北大心理系要求教師開設應用心理學課程,基於對小說、電影、詩歌和崑曲、京劇的喜愛,駱正開始開設文藝心理學與體育心理學課程,接著又陸續到北大中文系、中國戲曲學院、中央戲劇學院、魯迅文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和中國音樂學院等大專院校,教授文藝心理學與藝術心理學,對文藝的鑽研愈來愈深入。

駱正表示,他在北大開設「京崑藝術欣賞」課後,整理部份講稿,出版「中國京劇二十講」、「中國崑曲二十講」等書,台灣聯經出版社也透過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中國京劇二十講」。

當時的駱正不僅出版著作,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與北京電視台的常客,例如一九九零年開播至今、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央視「正大綜藝」,就曾兩度邀請駱正上節目,北京電視台也經常邀請駱正上節目,賞析海內外電影。

雖然駱正對文藝的喜好並未因為邁入理科領域而中斷,他卻一直沒有重拾毛筆。直到十多年前,受到一位在農業機械化學院任教、愛好書法的教授鼓勵,他才又開始練起書法。

駱正說,他原本只是在家裡練毛筆字,但發現有人在公園裡頭寫書法,還有人用左手練字後,也效法起他們的做法。最初,他練習用右手寫一個小時、左手寫一個小時,逐漸熟練後,認為這樣太耗時,於是開始練習兩手一起寫,如此一來,既節省時間,也能表現出兩個字對稱的美感。

不過,讓駱正困擾的是,常常有些外國遊客看到他雙手寫毛筆的技藝非凡,以為駱正是「街頭賣藝的」,拍照後還掏出小費給他。

久而久之,駱正只要看到外國遊客經過,就會主動用英語詢問:「你是英國人或美國人嗎?」隨後自我介紹:「我是北京大學的教授,我教授心理學。」並為這些遊客寫出他們國家的中文字,歡迎這些遊客明年再來到北京觀賞奧運會,以避免收到小費的窘況。

駱正表示,他在地上寫書法遇到兩大問題,一個是硬體上不能使用毛筆,必須自製「海棉筆」;還有一大問題在軟體上,也就是漢字拼音化後,年輕人往往習慣用電腦打字,對文字本身的接觸減少,使得漢字的藝術性與美感愈來愈不被重視。

目前有幾個從美國、南韓到北大念書的華裔留學生,開始跟著駱正學毛筆字。駱正說,他在頤和園寫書法,主要希望藉由他對漢字象形化的改造,讓文盲、小孩和外國人都看得懂,進而便於他們學習,以達到普及漢字的目的。

相關新聞
女書法家詹秀蓉的筆下世界
「2008年第六屆漢字書法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徵稿開始受理
王羲之唐朝摹本將在港拍賣
王羲之妹至帖香港拍賣  將創書法拍賣紀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