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巧妙化解與孩子的衝突

亦然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晶晶的爸爸突然想起孩子該尿尿了,便抱起她往廁所走,邊走邊說:「晶晶尿尿去。」一歲的晶晶擺弄冰箱上黏著的吸鐵石正玩得高興,冷不防被爸爸抱走,急得大叫,繼而手舞足蹈,大哭起來,尿是絕對不肯的了。可爸爸剛把她放下,她就尿濕了小褲子。

真是讓人非常氣惱。

  這可能是很多初為父母,尤其是初為人父的常遇到的情形。俗話說,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何況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呢。大人們不妨設身處地地想想,如果自己正在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卻被別人突如其來地揪去幹別的,是不是也會很惱人呢?

  事實上, 孩子的遊戲突然被打斷,他的情緒會十分激動,其他動作和反應會受到抑制。因此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叫他尿尿他不尿,使勁兒掙扎哭鬧。

剛放下他,他一放鬆,尿也就出來了。

  點點的媽媽就不一樣,她在叫孩子做一件事前,會先讓孩子「轉個彎」。比如,媽媽先跟點點說:「乖孩子,該尿尿了,跟媽媽尿尿來。」很多時候,點點就會抬起頭看看媽媽,然後「吧噠吧噠」地隨媽媽走進廁所,蹲下來,自己「噓噓」地尿了。

  其實,一歲左右的孩子已經能聽懂大人的話了,而且很願意做一些他剛學會的事,所以,如果與他「民主協商」,問題是比較好解決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時候孩子都會跟著「轉彎」。當孩子玩得正高興時,也會不願意放下手裡的玩具,這就需要用一些技巧來誘導孩子了。有一次,到了該尿尿的時候,點點卻搖搖頭,不願去廁所。這時,點點媽媽藏在廁所門後,學了聲貓兒叫,點點一聽,放下玩具,嘻嘻笑著循著媽媽的聲音走去,媽媽趁勢拉起她的小手,把她領進了廁所。

  有時候如果孩子堅持,最好不要勉強他,因為他可能恰好不需要這樣做。比如說,孩子堅持不去尿尿,也可能因為他確實沒有尿意。父母不妨先隨他去,過一會兒再問問他,也許他還會自己去尿尿呢。

  在一些有關生理需求的問題上,尊重孩子的決定可能會更好些,因為他畢竟最能體會自己的需要。當然。孩子肯定會有「諱疾忌醫」的時候,父母不必為此大動肝火,覺得孩子在故意搗亂,這不過是因為他還不能確切地體會到或表達出自己的要求,此時正需要耐心地教給他,經過一段時間,他就會大有進步。

  還有很多事是不能隨孩子意願的。比如說玩危險的東西,到危險的地方去,做一些不合適或傷害別人的事等等。這就要根據具體情況想辦法制止了。

  對危險的事,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知道它的害處,以便自己遠離危險。但有些事是不好讓孩子「嚐嚐厲害」的。比如點點要玩床頭的小燈,如果讓她去體會觸電的滋味那就太危險了。這時點點的媽媽就用身體擋住孩子的去路,並跟孩子做起「攔網——扣球」的遊戲,舉起雙手攔住孩子,然後用手輕拍孩子的頭。這一招往往很奏效,點點會以為媽媽在跟她做遊戲,因而樂呵呵地忘掉床頭的小燈。還有其它轉移孩子注意力的辦法,年輕的父母稍動腦子就會想出很多花樣來。

  總有父母必須與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比如,孩子拿筆往別人眼睛裡捅,搶別人的玩具,等等。這時候衝突就是必要的,它將使孩子明白,有些事絕不允許做。

  這是孩子學習日常規範的一條途徑。但如果衝突經常發生,就會使孩子對父母的約束和限制產生反抗情緒,從而使「管教」難以奏效。只有偶爾的衝突才會使他印象深刻,知道有些事他是不能做的。因此,平時要盡量減少與孩子衝突的機會,把衝突用到關鍵處,要「有所為」,就要「有所不為」。◇(//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國小剛開學,就是小兒的七歲生日,為了給他一個surprise,我和媽媽保密到家,一點都沒有透露過生日的口風,其實我們早已經想好要為他過一個與以往不一樣的生日,那就是在班裡給他開個慶生會,只要是八、九、十月生日的小朋友都是小壽星,大家同喜同樂,讓剛開學的小夥伴們都沾沾歡樂的氣氛,那一定會是個別開生面,讓小朋友很high很special的開學日。
  • 天母的居住環境已經是台北市屬一屬二的了。貪圖便利的我,特地為了孩子搬到這裡。但是一年多的來,我們好像適應不良,不但孩子的笑容越來越少, 心情似乎也振奮不起來。
  • 我們真的能夠將人與動物做等同看待與對待嗎? 這讓我想起女兒剛入小學時一年級的第一週就遇到一場有趣又刺激的科學論戰:
  • 莉俐雖然已經升小四了,可是每早上學,便哭哭啼啼的和媽媽拗個不停,不願上學。頗有個性的她,媽媽總要費一番心思溝通,才願意進學校。上課臉也繃的緊緊的,不太願意與人交談。
  • 現在的孩子很尊貴,一來生活品質改善,二來父母生得少。給孩子穿最好、吃最好的,連玩具都買最流行的。可是還是常常聽見孩子在喊「好無聊」喔!只要一到腸病毒和感冒流行的季節,經過街上小兒科診所時,不難看見一堆的父母,拉著流鼻涕的孩子,在裡面排隊等候,這表示孩子的抵抗力不足。
  •   時間飛逝,猶記得自己還是懷孕的時候,挺著個大肚子走在人群中。有欣喜、有擔憂,更有一份潛在的安適感。欣喜的是,一個可愛的、討人疼惜的小生命即將來到人世;擔憂的是,面對生活的忙碌,沉浸在家庭、工作、學業的我能否三者兼顧?
  • 兒子還差三個月就滿兩歲了,連話還不怎麼會說,卻會幹很多活了。要知道,兩歲的娃娃在德國的育兒環境下學著幹點活是自然而然、理所當然的。最初我並沒有讀甚麼育兒書,不知道應該從小就讓孩子學守規矩、分擔家務,哪怕是很小的孩子。我們的法緣是看我幹活,「自學成材」的。
  • 每年孩子的生日要來了,我們就發愁,今年弄什麼花樣?又不能重複,又要有精力對付。兩全能不能齊美?真是傷腦筋。孩子一年一年的長大,而我們一年一年的衰老。孩子的精力是一年比一年的旺盛,而我們的腿腳卻是一年比一年酸痛。
  • 為何小孩曾經那麼乖巧可愛,長成青少年卻完全變個人?愛唱反調、愛理不理,甚至突然一句話就暴怒!完全不知該怎麼相處?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