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毅燕採訪報導)俗話說﹕「相見就是緣份。」大家可聽說,一杯茶也能結下不解之「緣」?美國茶文化學會創辦人兼主任林炯志說,一位洋人在一次「無我茶會」中,品嚐了一杯茶後,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此後四處尋找此茶,之後結下與茶之緣,入了茶道。
有曰﹕「茶道」乃飲茶之道,悟養心之道,得茶之精神。那麼,為何叫「茶道」﹖美國茶文化學會宋真娓娓道來。她說,喝茶最早普及是在寺院中,和尚自己種茶,做茶,泡茶。那時的茶是用來敬神敬佛的﹔所以很多茶的典故與神佛有關﹔茶文化與宗教有很深淵源。
宋真舉例,被尊為「茶聖」的陸羽,從小在寺廟長大。他研究茶葉種植、製作、茶具、及泡茶時就是在寺院中。後來把他所研究的歸納出書,名為《茶經》﹔此書至今被人奉為成律,延用至今。如書中寫到﹕採茶是三年一採。「果真如此,過早採摘茶葉,會令茶樹早死。」
林炯志補充,最早的茶道推廣也是在僧侶中,自古名山多名寺,那名寺都有茗茶。所以在談茶道時,無法避免講神佛。如日本的茶就是那時的僧侶帶過去的。
有記載說﹕「梵香引幽步,酌茗開淨筵」。古時,寺院中,香煙裊裊,佛樂聲聲,不時飄來細細茶香。僧尼用茶供佛、敬師、獻賓客﹔自己品茶時,談經論佛,修心養性。林炯志說,這是一種『禪』的境界﹔所以以前人們講「茶禪意會」,把喝茶、茶會也叫作「禪會」。
「現代人太忙了,工作壓力很大,需要放鬆,這是一種方式,給自己的一個放鬆。」林炯志說。
此外,另有記載,禪茶是僧人在齋戒沐浴、虔心頌佛後,經過一整套嚴謹而神聖的茶道儀式來泡製茶的全過程。禪茶更多的是「品味茶」與佛教在思想上的「同味」,在品「苦」味的同時,品味煩苦人生,參破「苦」諦;在「靜」味的同時,品味遇事靜坐靜慮,保持平淡心態;在品「凡」味的同時,品味從平凡小事中感悟大道。
林炯志說,要達「茶道」精神,第一步是要先把茶泡好。這就必需﹕茶要好,水要好,茶具和泡茶人的技術也要好﹔環境也很重要﹔喝茶的人也很重要﹔都會影響到一杯茶湯的品質。
他特別提出,其實喝茶不一定追求有名的茶,如龍井,凍頂烏龍等。因為每一種茶其實都有其特色,舉例,有的由鄉里人、或阿嬤(外祖母)自制的茶也很有特色、風味。關鍵是懂得去欣賞。
談到做茶,宋真說,此次美國茶文化學會去韓國參加07年的「無我茶會」,在台灣逗留時,親身體驗了如何做茶。
她說,做茶時,現要將茶葉萎凋、走水,才能進行撮、揉,整片葉子會變顏色,慢慢圈起來,並散發出茶香。撮、揉的過程要進行整整兩個鐘頭﹔然後在那茶葉去發酵、殺青等,最後成茶。
「無我茶會」是一種茶會形式,是由林炯志和宋真之師,台灣陸羽茶藝中心蔡榮章所創﹔研發始於1989年,第一屆茶會是在1990年在台灣舉辦。其特點是參加者都自帶茶葉、茶具、人人泡茶、人人敬茶、人人品茶,一味同心﹔宗旨就是:「不分你我,不分長幼、尊卑」﹔是一種「大家參與」的茶會。
茶會不設貴賓席,參加茶會者的座位不論職業職務、性別年齡、膚色國籍,人人都由抽籤決定﹔自已將奉茶給誰喝,自已可喝到誰奉的茶,事先並不知道。因此,泡茶者無「求報償」之心﹔參加茶會的每個人泡的茶都是奉給左邊的茶侶,現時自已所品之茶卻來自右邊茶侶,人人都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對方報償。同時,無好惡之分,每人品嚐四杯不同的茶,由於茶類和沏泡技藝的差別,品味是不一樣的,但每位與會者都要以客觀心情來欣賞每一杯茶,從中感受到別人的長處,不能只喝自已喜歡的茶,而厭惡別的茶。
還有,泡茶者要時時保持精進之心,自已每泡一道茶,自已都品一杯,每杯泡得如何,與他人泡的相比有何差別,要時時檢計使自已的茶藝精深。
此茶會還有一特點,就是無司儀、也無指揮,參加者都按事先公告項目進行,養成自覺遵守約定的美德﹔培養集體的默契。茶會進行時,均無人不說話,大家用心於泡茶、奉茶、品茶,時時自覺調整,約束自已,配合他人,使整個茶會快慢節拍一致,並專心欣賞音樂,人人心靈相通,即使幾百人的茶會亦能保持會場寧靜、安詳的氣氛。
林炯志介紹說,最早期的「無我茶會」是每年舉行一次,後來改為每兩年舉行一次,參加者來自中國、台灣、東南亞、及其它地區。今年的茶會是第十一屆,在韓國舉辦,共三天活動,有兩場茶會、一場各國茶道表演。參加茶道表演者是來自中國武夷山,日本,韓國,台灣等地,曾獲獎或資深的泡茶師。
林炯志繼續介紹,「無我茶會」最先是由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日本、韓國等各地茶友共同參與舉辦,一年一次,後來改為兩年一次。今年將於10月在韓國舉辦;09年將會在舊金山由該會主辦。
他說,今年茶會參加者來自世界各地,約有五百人﹔美國茶文化學會是有十多人前去參加。
宋真表示,其師蔡榮章當初創辦此泡茶形式時,目的之一也是想推崇人類和平,推廣互相禮讓,平等的理念。@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