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羅曼蒂克大道南端的施泰因加登(Steingaden),有一座巴洛克式朝聖教堂——維斯教堂(Wieskirche),全稱為「維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聖教堂」(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ß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這座紅頂白牆的教堂坐落在綠草如茵的牧場上,在黛青色阿爾卑斯北部山脈的襯托下,顯得格外引人入勝。教堂內部是富麗堂皇的洛可可式風格,作為巴伐利亞洛可可式教堂的一個縮影,維斯教堂體現了大自然和建築藝術的和諧統一,並在一九八三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如此出色的一座教堂是如何在這片森林、牧場、鮮有人家的孤寂土地上出現的?一七三○年,有兩位施泰因加登修道院的教士為了耶穌受難日的遊行創作了一件木雕作品——受鞭打的救世主,在耶穌膝蓋上鋪了塊染成紅色的亞麻布。由於一些人不滿這種帶「血漬」,四年後雕像被施泰因加登一家店主收在自家的閣樓裡,到了一七三八年,店主的一位親戚將雕像帶到自己的牧場並把它供奉起來,同年六月十四日就發生了「牧場上的奇蹟」,一位農婦在「受鞭打的救世主」眼中看到了淚滴。消息傳開,引來了大批虔誠的信徒禮拜和朝聖,人們蜂擁而至一睹傳說中流淚的救世主雕像,為滿足信徒的需求,人們在當地建起了一座小型的禮拜堂,它就是維斯教堂的前身。
(//www.dajiyuan.com)
當時整個歐洲都有朝聖者前往維斯,從俄國彼得堡到荷蘭阿姆斯特丹、從丹麥哥本哈根到挪威奧斯陸、從瑞士到伯希米亞、從蒂羅爾到匈牙利,由於朝聖者越來越多,終於在一七四五年施泰因加登修道院院長決定修建一座大型的朝聖教堂,他們請了著名的建築師多米尼克.齊默爾曼(Dominikus Zimmermann)來主持,當時齊默爾曼已經六十歲了,這座教堂成了他的巔峰之作,儘管在教堂建成之後他又活了十二年,但他再也沒有建造出比維斯教堂更大的建築,維斯教堂使他得到永生。
教堂外部的自然景觀和建築藝術的完美結合,內部的建造藝術、雕刻藝術和繪畫藝術和諧統一,為了讓室內採光更好,齊默爾曼是用木料建造,從而減少了外牆的承重,以便於在外牆上開更多高大寬敞的窗戶,整個教堂美輪美奐,讓人歎為觀止。他的弟弟約翰.巴普蒂斯特.齊默爾曼(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是慕尼黑的宮廷畫師,嘔心瀝血的在教堂頂部創作了洛可可藝術作品中最完美的一幅濕壁畫,華麗壯觀,給人以拱頂在同一平面上的幻覺。
隨著巴伐利亞地區政教分離的開始,一八○三年維斯教堂曾被下令準備拍賣和拆除掉,幸虧當時慕尼黑的統治機構最高出價太低,才八百古爾登(教堂的造價是十八萬古爾登),被當地的修道院的成員和農民搶救了下來,使得維斯教堂躲過了一劫,也讓朝聖能夠繼續進行。
每年維斯教堂超過百萬人來朝聖和參觀,教堂內經常舉辦宗教音樂會,維斯每年朝聖從五月一日開始,六月十四日和接下來的星期日則是「耶穌的淚滴」節,以紀念救世主雕像落淚奇蹟的發生和維斯聖地的建立。
頭一眼瞥見維斯教堂時,我就已為它的外表和環境所迷,當我再走近一步站在維斯教堂前眺望阿爾卑斯群山時,映入眼瞼的景象更是深深的折服了我,就像上世紀初德國作家彼得.杜夫勒(Peter Dörfler)一樣的發出讚歎:維斯是天堂在這個災難深重的大地上的一偶。要是讀者有機會到維斯一遊,我相信,你也會找到那種感覺的。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