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1],慎而無禮則葸[2],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3]。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4]。」(《論語•泰伯第八》)
【註釋】
[1] 勞:勞倦。
[2] 葸(xǐ):畏懼、退縮。
[3] 絞:急切。
[4] 偷:感情淡薄、冷漠。
【語譯】
孔子說:「一味要求恭敬,而不懂得以禮節制,就會勞倦;一味要求謹慎,而不懂得以禮節制,就會變成畏怯多懼;一味憑恃通武,而不懂以禮節制,就會作亂闖禍;一味要求爽直待人,而不懂以禮節制,就會尖刻傷人。居上位的人,能夠厚待親長,百姓自然會興起仁厚的風氣。居上位的人,能夠不遺忘、背棄故交舊遊,百姓自然不至於冷漠待人。」
【研析】
「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一個重要範疇。「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由來已久。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係。在《禮記•哀公問》中,他明確指出:「非禮,無以節事天地之神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婚姻疏數之交也。」所以,他認為講禮,更重要的不在於形式,而在其內在精神。
「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孔子認為,注重「禮」的內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內在精神終究還要靠外在形式來體現。所以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親履親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他教育顏淵要「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他說:「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理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泰伯》)
「禮」所講的行為準則,也具有教化性質,要義是要求人們通過加強修養,自覺地約束自己,達到人際關係的協調,因而在精神上與「仁」「德」互相滲透貫通,所以孔子明確地把二者結合起來,認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
【延伸思考】
(1) 想想自己日常生活的言行舉止中,有哪些有符合禮法的規範?又有哪些沒有符合需要改進的?
(2) 仁厚、善良的風氣是人人所喜愛的,不管在社會上、在家庭中、在學校內等,而要有這美好的環境,得靠人人做起,你認為自己可以做到哪些事呢?
* * *
【說故事時間】
「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一天,孔子在家閒坐的時候,對他的兒子孔鯉感歎的說:「君子是不可以不學習的,與人會面不可以不修飾,不修飾儀容就會顯的不整潔,儀容不整潔就顯的對人不尊重,對人不尊重等於失禮,失禮就不能自立於世。那些站在遠處就顯的光彩照人的,是修飾的有整潔儀容的人;與人接近而讓人心中洞明的,是擁有淵博學問的人。」
孔鯉聽完以後,問道:「那麼父親的意思是說君子一定要善於修飾自己了。可是您不是經常教導我說君子只要保持本質就可以了,不需要講究文采嗎?」
孔子說:「鯉啊,你還沒有理解我的意思。文采如同本質一樣重要,文質彬彬才能成為一個君子。如果一個人過於質樸,他就會顯的粗野,流於粗俗。但是也不能太講究文采。如果一個人太富於文采,文采多於質樸的話,他就會流於虛偽、浮誇。花言巧語,偽裝和善,這種人是很少有什麼仁德的。只有質樸和文采配合恰當,這才是個君子啊。」
君子是儒家理想的人格模式和人格典範,是普通人行為的標準和榜樣。但成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對文和質的關係不偏不倚的把握。「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也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種表現,儒家講「過猶不及」,太過於修飾和太質樸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與質恰當,才能達到君子的境界。
轉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