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湘欣台北十四日電)受市場傳出美國可能取消太陽能投資抵減影響,太陽能類股今天在台股一片反彈聲浪卻呈相對弱勢;不過,業者與分析師多認為,取消投資抵減的可能性不高,且美國在全球市佔率相當低,只是,這個事件凸顯接受政府補助扶持的太陽能產業,最大風險恐怕也是政策可能改變的政治風險。
上週美國國會提出一項能源法案,未來若表決通過,聯邦政府原本持續到2008年底的太陽能投資抵減,恐怕不會再繼續,消息一出,導致美國太陽能股重挫,影響台灣太陽能類股走勢。尤其,今天台股雖然隨著美股強力反彈,太陽能類股卻在賣壓出籠下一片慘綠。
對這個事件,Morgan Stanley集團以「斷言政治跟斷言天氣」一樣形容,雖然充滿不確定性,難以確知結果,但這個事件恐怕應該定調在政治程序上,而非現階段政策補助的改變。
國內太陽能業者進一步指出,美國聯邦政府的太陽能投資抵減方案其實是持續到2008年年底,現在就算國會有人提出取消的意見,時間也應該是從2009年開始,並非現階段立即取消。
此外,如果估計全世界太陽能市場約3GW,美國市場恐怕僅佔150MW、5%而已,太陽能最大市場還是在德國、日本,剛通過優惠法案的西班牙則最具潛力。
其次,美國跟台灣一樣即將總統大選,政治性角力、選舉效應逐漸浮現,這也是Morgan Stanley集團認為,這個事件較偏向政治事件的原因;Morgan Stanley集團在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他們的了解,共和、民主兩黨仍都相當支持持續提供投資抵減。
況且,美國除了聯邦政府,還有各州政府,州政府的決策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例如美國加州日前通過百萬太陽能屋頂法案,對全球太陽能發展影響相當大。
太陽能產業這幾年起飛是來自於各國政府的扶持,與一般發電相比,太陽能發電的成本還是比較高,若沒有政府補助,不可能發展茁壯。
就算美國國會表決最後沒有通過,也難以排除未來有其他國家出現類似補助減少或取消的情形,例如德國及日本政府就曾傳出政府想削減補助,促使業者降低成本。
換句話說,太陽能產業未來幾年的發展,若沒有技術大突破,暫時恐怕還是「成也政治、敗也政治」,雖然在節能概念下產業長期展望看好,但最大的風險,還是政治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