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古文觀止】清 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方苞
font print 人氣: 15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5日訊】 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音:五)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音:句)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音:煙)防伺甚嚴,雖家僕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鑱(音:蟬),席地倚牆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 左膝以下盡脫矣。

史前跪,抱公膝而鳴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音:自),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前來!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姦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後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

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音:其)、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禦。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音:坑)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余宗老塗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左忠毅公:即左光斗(西元1575~1625),字遺直,號浮邱,明桐城人。官御史,立朝忠鯁,不畏權要。光宗崩,與楊漣協力,排除宦官勢力,扶持幼主,後終為魏忠賢所害,死於獄中。追贈太子少保,諡忠毅。
軼事:正史上沒有記載的鄉談傳聞。

先君子:自稱死去的父親為先君子。
視學京畿:左光斗曾任提督直隸學政,直隸即今河北省,明都北京,在直隸省,故稱視學京畿。
廡:廳堂兩側的廂房。
文方成草:文章草稿才寫完。
叩:問。
史公可法:史可法(西元1601~1645),字憲之,一字道鄰。明代祥符(今河南省開封縣)人。崇禎年間進士,曾任右僉都御史,巡撫皖、豫,後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福王立,加武英殿大學士,督師揚州。清多爾袞致書勸降,堅拒,城破被害。清乾隆時追諡為忠正。
瞿然:驚訝欣喜的樣子。
廠獄:據明史.刑法志,明朝設有東廠和西廠,專門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等,由太監主持,相當於現在的特務機關。此處的廠獄,是指東廠所轄的監獄,在當時北京的東安門北。
逆閹:指宦官。
炮烙:古代一種刑法。用燒紅的鐵器灼燙身體的酷刑。
鑱:古代一種掘土或挖藥草的鐵器。
為除不潔者:假裝是清掃人員。
眥:眼眶。
蘄:今湖北省蘄春縣。黃,今湖北省黃岡縣。潛,今安徽省潛山縣。桐,今安徽省桐城縣。
鳳廬道:明時鳳陽府及廬江府的兵備道。
檄:古代用於徵召、聲討等的官方文書,即軍令。
更休:輪流休息。
漏鼓:專為報時辰用的鼓。
番代:輪流替代。
鏗然:衝擊的聲音。
少:稍。
太公、太母:指左光斗的父母。
宗老:同族中的尊長。

【作者簡介】

方苞(1668年—1749年),字鳳九,一字靈皋,號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文學家。康熙朝進士,因戴名世《南山集》案牽連入獄,經李光地營救,才免於難。康熙五十二年,清聖祖以「方苞學問,天下莫不聞」,命方苞以白衣平民身分入值南書房,成為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的智囊,後官至禮部侍郎。

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始人,尊奉程朱理學和唐宋散文,姚鼐推崇方苞:「望溪先生之古文,為我朝文章之冠」。方苞繼承歸有光的「唐宋派」古文傳統,提出「義法」主張:「義即《易 》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 ,而法緯之,然後為成體之文。」(《又書貨殖傳後》)他對於文章要求的是「雅潔」。

方苞一生著作等身,有《周官集注》13卷、《周官析疑》36卷、《集外文》10卷、《補遺》14卷等,另刪訂《通志堂宋元經解》等,並擅長撰寫散文,有近六百篇傳世,收於《望溪先生集》中。方苞為文,多明經崇道之作,且重道學。其散文獨樹一幟,自成風格。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音:機),屢試輒蹶。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是時公督數 邊兵,威鎮東南,介冑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計,皆出其手。文長自負才略,好奇計, 談兵多中,視一世事無可當意者;然竟不偶。
  • 從武林門而西,望保俶(音:觸)塔突兀層崖中,則已心飛湖上也。午刻入昭慶,茶畢,即棹(音:照)小舟入湖。山色如蛾,花光如頰,溫風如酒,波紋如綾;纔一舉頭,已不覺目酣神醉,此時欲下一語描寫不得,大約如東阿王夢中初遇洛神時也。余遊西湖始此,時萬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晚同子公渡淨寺,覓阿賓舊住僧房。取道由六橋、岳墳石徑塘而歸。草草領略,未及偏賞。次早得陶石簣(音:愧)帖子,至十九日,石簣兄弟同學佛人王靜虛至,湖山好友,一時湊集矣。
  •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音:拿)一小舟擁毳(音:翠)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音:松) 沆碭(音:行蕩),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後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盛筵,燈火優傒(音:西),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攜及童孌(音:巒),笑啼雜之,環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閒僧,淺斟低唱,弱管輕絲,竹肉相發,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音:則),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入人叢,昭慶、斷橋,嘄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輕幌(音:恍),淨几暖爐,茶鐺旋煮,素瓷淨遞,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樹下,或逃囂裡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 五人者,蓋當蓼(音:瞭)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至於今,郡之賢士大夫,請於當道,即除魏閹廢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於其墓之門,以旌其所為。嗚呼,亦盛矣哉!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 疾病而死,死而湮沒不足道者,亦已眾矣;況草野之無聞者歟?獨五人之皦皦(音:腳),何也?
  • 癸丑之三月晦
    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三十里,至梁隍山。 聞此於菟夾道,月傷數十人,遂止宿。
  • 丙辰歲余同潯陽叔翁,於正月二十六日,至徽之休寧。出西門,其溪自祁門縣來,經白岳,循縣而南,至梅口,會郡溪入浙。循溪而上,二十里,至南渡。過橋,依山麓十里,至岩下已暮。登山五里,借廟中燈,冒雪躡冰,二里,過天門,里許,入榔梅庵。路經天門、珠簾之勝,俱不暇辨,但聞樹間冰響錚錚。入庵後,大霰(音:現)作,潯陽與奴子俱後。余獨臥山房,夜聽水聲屋溜,竟不能寐。
  •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 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 予向在瀋陽,即知燕京物望,咸推司馬。及入關破賊,得與都人士相接,識介弟於清班;曾托其手泐(音:樂)平安,拳致衷曲,未審以何時得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