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羅莎編譯)「中國價格」是一個令各國產業聞之色變的名詞。過去數年來,中國挾其成本優勢,以低價行銷各類產品到全世界,對各國產業造成莫大的威脅與衝擊。但目前情勢已有所改變,金融時報最近刊載一篇分析報導,指出中國產品已漸漸喪失低價優勢。
報導中指出,依據中國、香港及美國的統計資料均顯示,在歷經至少五年的通貨緊縮後,中國出口產品價格在過去十八個月來已逐漸提升。駐香港摩根大通 (JPMorgan)中國證券部主席李晶表示,中國對全球出口通貨緊縮的時代即將結束,製造商的平均
銷售價已提高,並相信未來所增加的成本將會轉嫁至消費者身上。過去五年來,許多製造商的利潤嚴重被壓縮,但經過行業整合、環保及安全紀錄不佳的小廠關閉等調整後,產品定價權已回到廠商手上。
原物料漲 出口品反應成本
位於香港的創科實業(Techtronic Industries),是全球最大的電動工具製造商之一,旗下並擁有Ryobi、Hoover、Vax等品牌,十年來首次將成本的增加轉嫁到零售商上。該公司家用電器部門執行長喬瑟夫蓋里(Joseph Galli)表示,原物料價格仍在持續上漲,有鑑於1990年代初價格上漲階段的艱難處境,現在他們還要重新檢視在中國的擴展計畫。
瑞銀集團(UBS)經濟學者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引述香港的統計資料表示,中國價格每年約以3%幅度在上漲,據安德森表示,這是最接近中國工廠實際情況的資料。
中國經濟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編輯阿瑟克羅伯(Arthur Kroeber)認為,香港的數據雖然可以描繪出珠江三角洲以及廣東省南部的漲價情況,但這並不足以代表中國全部產品價格的成長情形,因為他認為,要衡量中國出口品的漲價情形應該用目的國的抵岸價格來計算,而依據美國勞工局統計指標,中國出口價格自二月份起已上升1.5%。
整體通膨拉警報
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勞工、土地和電力價格成本一直以兩位數的速度上漲。銅和石油相關的塑膠製品等主要原材料的價格則呈指數級上漲。目前,中國整體通貨膨脹水準已拉警報。今年八月,中國通貨膨脹率高達6.5%。
除了這些壓力以外,自從三年前中國允許人民幣從8.3元兌1美元的固定匯率浮動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已大約升值一成。
長江三角洲地區義烏的一個帽襪廠廠長余中華(譯音,Yu Zhonghua)表示,勞動力和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對工廠的影響很大。因為找不到足夠的工人,很多工廠停產了。三、四年以前,一個月900元人民幣(合120美元)的工資,很容易找到工人。
但現在,就算出價1,400或1,500人民幣,工人也會嫌工作太累,工資太少。其它小型製襪廠也面臨相同的情形。
保有競爭力 產業移往內地
中國出口產業以往是聚集在香港的珠江三角洲或上海附近的長江三角洲一帶,但現在面臨生產要素的節節攀升,許多企業開始尋求至勞力成本較低的內陸省份設廠,以降低生產成本,保有低價的巿場競爭力。
渣打銀行格林先生表示,現在有90%的中國公司寧可移往內地而不是移到沿海。不過,企業家們已普遍認識到了中國各地制度的南轅北轍,在同一個國家內卻有不同的工資水準及租稅制度。
以江西省為例,江西省的縣政府很歡迎新一代的移民,他們多是來自香港、台灣或更遠地方的企業主,原本在中國沿海設廠的他們,開始到內地找尋便宜的生產基地。龍南縣副縣長鍾旭輝(譯音,Zhong Xuhui)表示,我們將工業區投資的企業視為上帝,
每一家大企業都有專門的政府官員提供服務,協助他們準備相關管理文件,節省文件往返的時間與人力。
但目前在內地的新投資地點對於投資設廠的廠商也不是來者不拒。如龍南副縣長鍾旭輝就表示,起先,並未對投資設廠的廠商進行篩選,但目前,只歡迎資本密集及高科技公司,而不接受需大量勞工、電力或土地的公司。
在江西省龍南縣,以前有廠商進駐時,總有上百人排隊應徵,但現在,如果能有三十或四十個人來應徵,就算是不錯了。有廠商就表示,目前在江西設廠,或許也只有五年的好光景,未來可能要更往內地移,才能保有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