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9日訊】話說五年一度的常委之戰開打之後,雖殺得天昏地暗,卻是沒有一點聲音——按照黨內常規規定,要消音。捂了聲音的會,正如一部戰爭大片,被音響師處理成了默劇默片之後,效果反而更加奇妙誘人。所以有人說:這裏選舉靜悄悄,選完之後才熱鬧。
待到硝煙散盡,已是晚秋時分,方知冬之將臨,該是曬糧入倉,以便繼續“貓冬”的時候了。然而不曬不知道,一曬嚇一跳:堅強團結九常委,何以好似一個模子倒?
先來看看第一個模子:四零後。九常委中,生於四十年代上半段的有7人。最大賈慶林,40年生人,60已有7。最小李長春,生於44年,也已64歲。兩個五零後均是第一次入閣,暫作陪襯。所以,第一個模子的名稱,是“花甲治國的中國樣式”,這是同代同屆同黨同教共同治黨順便治國的一代楷模,曰領導集體。
再看第二個模子:工科生。九常委中,出身工科與文科的比率為8:1。其中六十年代工科生7人,均為四零後。兩個五零後雖一工一文(克強同志碩果僅存),但因“年輕”而只能暫作儲君。所以第二個模子的名稱,按出身論或血統論來說,該叫“工科治國的稀有標本”。因其同質同構,具有重複建設的嚴重嫌疑。
第三個模式,也許該叫胡核心。九常委中,以總書記的價值為指向,選入安徽籍3人,清華生3人,42年同庚3人。這個結構,至少在形式上為核心穩定提供了保證。如果非要命名,可能該叫“黨中黨的黨”或者是“派中派的派”,總之是核心的核心,人治的標本。可靠,穩定。至於是否有效率有效益?不一定。
不過,《人民日報》可能不同意以上的分類。這家人民日的報或人民的日報當日社論標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該文說“堅強”是虛,強調“團結”是實。社論全文中兩次提到“堅強”,是作為“堅強團結的領導集體”的修飾詞出現。而社論標題中沒提到的“團結”二字,卻在800多字的社評正文中,重複出現8次。可見“團結”的意思,才是社評真正想說的。
顯然,有人對形式的統一——模式,並不放心;對謬誇的贊辭——堅強,也不滿意,這些人的安全感完全出自本能。社論的目的是讓共同利益和它的者們,團起結來,擰成一股繩,以便利用這根繩,抓別人來為自己墊背。這是一種經典式的氣壯心虛綜合症,心越虛氣越壯話越硬手越黑,併發症是假話大詞撐死你。
搞文科的《人民日報》,對理科出身的中常委們作出了善意的提示:要團結一致。也許一不小心著了急,把平日教導人民的口氣,用在了領導身上——這是怕領導看不明白,還望理科常委們能夠理解,而且不要生小氣。
當然,這裏不排除《人民日報》的班頭們,對六十年代文科生的整體覆滅心存芥蒂,因而稍有微辭。也許有人認為,六十年代的文科生,學的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正宗精髓,一肚子都裝著反杜林論,這次竟然被理工科們全然作廢,豈不可惜?其實,他們該問的也許是:只要事實判斷,完全拋開價值判斷,真的就科學了嗎?
既然有爭議,就讓我們來擴大搜索範圍。中常委翻過,我們再來曬曬“中政委”,看看榜樣的力量,究竟怎樣才是無窮無盡的。結果發現如下:
中政委全員25人,其中四零後合計21人,占84%。四零後中,四五前16人,四五後5人,呈3:1之比。中政委25人中,60歲以上19人(76%),60歲以下6人(24%)。60歲以下的“青壯年”未達1/3。看來這次十七大為了異質整合,以求政治平衡,在代際平衡和梯隊建設上作出了不小的犧牲。這些犧牲,目前還無法計入政治成本,暫時成了虧本的生意。黨虧黨本無人在意,黨虧國本,國人就不該坐而視之,不聞不問。
稍有看點的是,中政委中,文科理科的出生比率為10:15,終於達到了大致平衡。這個戰鬥序列中,也終於出現了兩個60年代的文科生,這是62年入學的王剛同學,和65年進校的張高麗同志。只是不巧,學哲學的王同學長期搞黨務,而學計統的張同志多年搞行政,要談“和諧社會”和新時期的新理論,不可能寄厚望於他們。
比較提神的是,中常委及中政委中,分別出現了一個“後三屆”的文科生,而且都是吃過苦的讀書人。一個是學法律的李克強,一個是學歷史的薄熙來。人們有理由對他們保留著某種期待,或者至少可以期待,他們也許能“說”或“寫”出一個懂得人心的精微之處的人文世界,或一個軟一點的好社會。但你無法慶倖,對他倆也不該存在幻想,因為無論在中常委和中政委,他們都是絕對少數,屬於弱勢個體,無法抗拒一大堆機械製造和水利設計。在這裏,理工科優先的既成事實,巳經讓事實打倒了價值。
作為黨外人士,業餘曬客業餘統計至此,不覺已是冷汗淋漓:如此一個理科治國的科學發展觀,可能看到一個一個又一個三峽工程。怕怕呀,我的孩子!真怕自己已被裝進模具,被鑄造成為社會主義小康牌精密儀器,成為後工業時代的政績工程之一。
難道,政治經濟跛了腿,文科理科就要偏心?黨務國務就要搞混?
社會民主,公共批評,以人為本,這人文中國的美妙和聲,你究竟躲在哪裡?
2007.10.23.成都。
轉自《新世紀》(//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