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2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曹玉玲/特稿
中國影人抬頭,台灣電影明顯被忽略,是今年金馬獎名單最令人遺憾之處。
今年的入圍名單,除了「色,戒」入圍11項、「不能說的秘密」入圍5項外,其餘國片幾乎都只能「沾」到1、2項邊,令人遺憾。尤其是「最遙遠的距離」獲得威尼斯影展影評人週最佳影片,「刺青」榮獲柏林影展泰迪熊獎,在國外受肯定,卻在自家國內獎項「碰壁」,究竟是其餘中、港片太強,還是評審對格局較小的「藝術片」不青睞,值得探討。
影人部份,男女主角8位候選人,中國影星佔了6位,港星佔了2位,台灣演員「全軍覆沒」,令人訝異。得獎常勝軍劉若英、老將張艾嘉,甚至是年輕的桂綸鎂都表現不俗,評審卻對中國影人特別讚賞,令人不解。
今年評審團首度找來13位工會團體代表,加上8位學者專家,組成21人評審小組,較往年的10-12人多了10人左右,金馬獎宣稱不希望往年的「小評審團」制主導所有獎項,但是僅多了10人,並非香港金像獎、奧斯卡動輒數百人、數千人的「大評審團」制,究竟差異何在?此外,評審方式也因獎項不一,大部分獎項由3-5人投票討論,但最佳影片和最佳創作短片又由21人以計分(60-90分 )方式決定,不統一的評選方式,公不公平?我們樂見金馬獎企圖革新和國際化,但評審方式恐怕還得再傾聽各界意見,多方研議。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