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6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二十六日電)最新一期北京「瞭望」週刊報導,一項針對中國中西部私營企業的調查發現,由於部分官員以權謀私,使得有些中小企業老闆被迫接受權錢交易的「潛規則」。私企老闆不滿官員腐敗,已經出現「仇官」心態。
文章說,多數民營企業家及公司老闆最痛恨官員搞「權力尋租」,以權力配置市場資源,扭曲正常市場經濟原則,使守法經營者被迫接受權錢交易的「潛規則」。企業為此支付的「隱性成本」至少佔收入的百分之十。
據陝西省民營企業家估算,企業一年銷售額人民幣四千萬至五千萬元,打點各級官員的「渠道費」至少要花掉四百萬至五百萬元。
這名私企老闆說,這樣的「潛規則」讓他深惡痛絕,但為了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只有適應,還不敢舉報。
據重慶市檢察機關調查顯示,商業活動中的行賄、受賄已成為「潛規則」。工程建設、醫藥購銷領域是商業賄賂犯罪高發區,並朝向土地出讓、產權交易及電信、金融等行業延伸的趨勢。
據統計,去年重慶查處的商業賄賂案件中,領導幹部涉案增多。其中縣處級以上幹部涉嫌犯罪共六十三人,佔立案總數的百分之二十九。但部分官員掌握單位、行業、部門的各種投資和經濟往來審批權或決策權。
調查顯示,大型企業或知名企業家由於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遭遇「吃拿卡要」、「潛規則」情況相對較少,權力部門對他們有所忌憚。但中小企業普遍缺乏抗衡能力,許多私企老闆對此深惡痛絕。
中國相關部門統計,一九九九年中國個體工商戶三千一百六十萬戶,到二零零四年下降為兩千三百五十萬戶,平均每年減少一百三十五萬戶。
文章說,企業戶數銳減有多種因素,其中營商創業環境問題不容迴避。
學者認為,沉重的稅費負擔、缺位的創業服務等,是抑制創業活力的關鍵因素。對中小企業各種名目的收費和罰款太多,使得企業自主創業的「油水」幾乎被搾乾。
在此情況下,一些中小老闆「仇官」心理不斷膨脹,甚至以非正常手段宣洩。
一名私營企業主說,在官員權力無法受制約的情況下,群眾透過「鬧」來施加壓力,上級領導或紀檢部門可能介入,官員就會被迫收斂。
此外,不少中小企業老闆為維護利益,積極尋求政治地位,參政議政的非公有制經濟人士越來越多。
中國企業家表示,權利導致腐敗,如果能參政議政,使權力運行公開透明,也許是遏止權力尋租的出路。
專家說,所謂「有恒產者有恒心」,如何遏制腐敗,防止部分中小企業老闆「仇官」心理非正常釋放,促進社會和諧,需要各方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