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稱達成核協議 美方不知所云

標籤: ,

【大紀元1月23日訊】( 大紀元記者童昕綜合報道)據一家韓國媒體透露,在上周五結束的北韓和美國的“柏林會談”中,北韓表示有意願停止包括寧邊反應堆在內的核活動,幷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現場監督,但是有關説法並沒有得到美國方面的證實。

韓媒:“北韓願終止核活動接受國際監督”

來自韓國和北京的消息說,美國和北韓的代表在上周五結束的柏林會談上達成了這一協議,幷同意使用“監督”而非“檢查”這個字眼。但美國方面目前尚未證實此説法,美方談判負責人希爾表示不知道北韓方面所指協議是什麽。

据韓媒報道,北韓就停止運行核項目表明了“可能”的立場。據說,北韓主動提到了寧邊5MW核反應堆問題,幷表示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要員進入北韓進行核查。北韓曾于2002年趕走了IAEA要員。

韓國政府的一位負責人對此表示:“北韓的這種姿態是前所未有的。”北韓首席談判代表金桂冠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美國代表團團長、助理國務卿希爾表示,北韓希望通過以上舉措換取美國的經濟和能源援助,同時希望美國承諾解凍北韓存在澳門匯業銀行的兩千四百萬美元資金。

另外,韓國媒體還引述其他消息來源的話說,北韓還要求美國在朝方開始落實承諾之後考慮以和平條約替代北韓停戰協定,以結束南北韓目前理論上的戰爭狀態。

據報導,美國將在本月和北韓再次舉行雙邊會談,討論解除金融制裁的條件。估計北韓方面將在下一輪六方會談最後敲定有關協議後采取具體行動。

希爾21日開始對中國進行了兩天短暫訪問,他在與六方會談中方代表團團長武大偉舉行會談後表示,六方會談將“很快”復會,目前只需各方協調,確定復會日期。

據最新消息,六方會談北韓代表團團長金桂冠22日也在結束對俄羅斯訪問後抵達北京,與中方就六方會談事宜交換意見。

2007年1月19日,希尔(左)與南韓外長Song Min-Soon (右)在南韓首爾會談。北韓稱上周與美國就其核武器達成了初步協議,但希爾表示他並不知道這樣的交易。(Photo by Song Kyung-Suk-Pool/Getty Images)


北韓改變態度是爲了要援助

據南韓第一大報《朝鮮日報》報導,南韓有分析家對北韓一改去年12月的態度表現的很積極這一現象進行了分析,南韓檀國大學教授鄭熔碩說:“如果不營造好似解决核問題的氛圍,那麽韓國提供的糧食和化肥支援就會不透明,北韓也瞭解這種情况。但是,最近的積極攻勢似乎與根本解决核問題有一定的距離。”

報導還說,持有這種見解的專家預測,今後形勢的發展發向是“2月六方會談復會→3月初南北會談重啓→3月末或4月初簽署糧食化肥支援協議”。

據推測,由于去年遭受洪澇灾害,北韓今年將面臨比過去更加嚴重的糧食困難。過去,北韓也曾因糧食和化肥問題不得已參加與南韓的對話。北韓于2004年曾以韓國政府讓大批北韓逃亡者入境爲由,中斷了所有與南韓對話的渠道。當時,南韓政府以重啓對話爲條件,向北韓提供了大米和化肥支援,最後北韓屈服,于2005年5月參加了 “化肥支援”會談。

南韓媒體還引用英國《星期日電訊報》的報導說,由于物資極度缺乏,北韓北部山岳地帶有300多名居民在零下30度的寒冷天氣中被凍死。該報還說,大多數北韓居民正在與寒冷天氣進行抗爭,但是5萬多名特權層人則在平壤市中心享受著具有溫泉和暖氣、衛星電視的舒適生活。

2007年1月18日,一些北韓人權人士在南韓首都首爾舉行集會,抗議中國把70名北韓難民強行遣送囘北韓。(Photo by Chung Sung-Jun/Getty Images)


援助物資流向何處

對于南韓爭取得到外界對其的物資援助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將其倒賣開發核武,南韓最大在野黨大國家黨就此問題曾多次遣責,其政府巨額資助北韓是導致北韓核威脅的原因。

南韓很多分析家及從北韓逃亡到南韓的人認爲由外部得到的這些援助很少能够真正到達百姓手中。還曾有流傳出來的錄像內容爲援助物資落入北韓軍方手中,及國際援助物資被倒賣的鏡頭。

比如南韓的《周刊東亞》在去年9月5日報導,該媒體獲得一盤長3個小時的錄像帶,其中有北韓軍人從北韓咸鏡南道端川火車站的貨車上將標有“大韓民國”字樣的糧食搬運到貨車上以及北韓軍人在裝滿糧食袋子的貨車上站崗時,曾躺在糧食袋子上休息的畫面。

而按照南北韓之間的協議,南韓提供的糧食應由北韓的“糧食收購機構”接領及發放,由軍車運送已經違背了雙方的協議。而糧食被運往何處尚不得而知。

而日本媒體則在2005年公開過一盤錄像,其中有北韓人在市場出售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和韓國紅十字會等機構支援龍川爆炸事故的糧食的鏡頭。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前國防部長裴利建議對北韓採取軍事行動
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委員長會見伊朗代表團
美特使:北韓與美國同意不久後恢復六方會談
美特使對新一輪六方會談取得進展滿懷希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