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禁止八本書的出版發行

人氣 22

【大紀元1月21日訊】(自由亞洲電台記者申鏵採訪報導)中國新聞出版總署最近宣佈禁止八本書的出版和發行。這八本書包括章詒和的《伶人往事》,湖北原人大代表姚立法的傳記《我反對:一個人大代表的參政傳奇》、講述非典期間愛情故事的《如焉》,還有《滄桑》、《一個普通中國人的家族史》、《風雲側記-我在人民日報副刊的歲月》、《新聞界》和《年代懷舊叢書》。

章詒和已經發表公開聲明,說政府禁書「直接剝奪我的出版權,而這是一個公民的基本權力」,她說她要「以生命維護我的文字」。姚立法告訴本台記者申鏵說,不僅有關他的書被禁,他的博客、電子郵箱以及他的傳記的作者的博客也被封鎖,出版社也有可能出現人事變動。

湖北原人大代表姚立法和旅居英國的作家馬健談八本書在中國被禁止發行就此事發表看法。

記者:「姚立法先生,我想問一下,您的那本傳記為什麼會禁止?」

姚立法:「我的那本傳記的內容,第一揭露了中國基層民主的現實就是:中國選民沒有選舉權,全都是假的。政府把民主當成道具;第二個是假如當選為人大代表後,根據規定行使代表的權力,監督政府、指責政府等等,這是書的主要部分。

書後面附加的第一個是我寫的『怎樣競選人大代表』?第二個是一個問卷調查:讀者希望2007年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開會的時候,希望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這是書中的內容。

還有一個情況,正好在書發行的時候,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正在同步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獨立競選人的競選是公開打壓的,所以造成的影響比較大。

這本書對獨立候選人,對獨立候選人的支持者有很大的鼓舞作用,而正好政府正在為此打壓,是80年以來打壓最重的一次,所以政府就採取了卑鄙封殺的做法。」

記者:「有報道說出版章詒和的《伶人往事》這本書的湖南出版社受到上級批評。據說現在出版社高層已經出現了人事變動。姚立法先生,出版您這本書的出版社有沒有出什麼事?」

姚立法:「書是11月20號左右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不到一個月中宣部把倉庫裡的書全部封存,而且把書調去審查。後來情況發展非常嚴重,編輯和作者都多次受到國安的談話,搞得很緊張,前四天出版社給我消息說書被正式禁了,而且要打成紙漿,他們給出信息,出版社的行政官員很可能有變動,編輯工作很可能難保。」

記者:「馬健先生,對於姚先生的親身經歷,您做何感想?」

馬健:「90年代我在北京、深圳做過幾年的出版,我對此有這個體會,動不動就查封。我記得我做的為《我是毛澤東的兒子-毛岸龍》在杭州對一個老人的採訪,這本書也是很快就被封殺了。我覺得這是中國的特色,不可能中宣部沒有工作可以做,大部分的書還沒印出來,就應該是不能出版了。」

記者:「這八本書的內容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大部分都是記實的、個人經歷、過去幾十年的歷史的,除了《如焉》是本小說但也是寫非典的。您覺得這是不是和中國政府一貫不允許人們回憶過去的政策是一致的?」

馬健:「共產黨一開始就擔心它的人民知道歷史。所以它會花巨額的金錢養中宣部、養新聞出版局來管理人民的思想。人一旦知道歷史就可以借鑒歷史、一旦知道歷史就會變得更聰明、更有個性和判斷力。所以這對共產黨來講是個非常大的挑戰。

我想他們對真正的文學作品反而不太在意,但是只要是寫到了共產黨占領中國以來歷史上的任何一次運動、任何一個時期,它覺得都是問題。我想他們甚至不想讓你瞭解去年。」

記者:「姚先生,現在互聯網這樣發達,您這樣的書能夠禁得住嗎?」

姚立法:「它的做法第一個是把政府反動的一面暴露出來了,第二個還是可以起到很大作用,因為禁了之後,我的博客和郵箱可以慢慢發,但現在都被禁了。」

馬健:「我覺得這裡面還有一種政治恐懼,出版社社長換了,他可能到另一個出版社兼社長,問題不是很大,但最重要的是變成了一種政治恐懼。讓每個人知道你做的一切我們都知道,想的一切也知道,哪怕是在網絡時代。

去年我在上海華東師大演講,很多大學生都號稱知道世界上的一切,但是我問的很多東西,他們根本不知道。首先,他們沒有一個人舉手說上過一個繁體字的網站,也就是他們的電腦裡邊從來沒出國。因為他們對事務的判斷都在官方的許可裡思考。我覺得長期下去這個東西也很可怕。」

記者:最近在海外中文網站出現了一些頗有背景的文章,說胡錦濤政府向左轉、媒體封殺、不讓回憶過去,目的就是穩定中國社會。一旦回憶過去,一旦追究共產黨的責任,有可能就會有社會不穩定。姚先生,您對此是怎麼看的?」

姚立法:「實際上高壓的結果不會帶來穩定,只是帶來了恐怖和短期的穩定。真正的穩定是言論要暢通、國家走向法治、新聞自由等等。它把不穩定滯後了,實際上是在激化不穩定。」

(據自由亞洲電台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嗆連訪中言論自由 關刀客判無罪
黃翔:身體綿延的黃金海岸
《百姓》披露強遷問題受整肅
王金平:採訪與受訪者相互尊重 關係就會和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